OSA兒童術後須控制體重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專家提醒,單靠手術治療不足以有效管理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SA),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及控制體重,對管理病情同樣重要。研究詳情已在醫學期刊Sleep Medicine發表。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專家提醒,單靠手術治療不足以有效管理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SA),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及控制體重,對管理病情同樣重要。研究詳情已在醫學期刊Sleep Medicine發表。
沙士期間中西抗病毒藥物被廣泛使用作為預防與減低疫情的症狀,中藥的抗病療效廣受香港市民的追捧。但在沒有健全的全民醫保地區,這種治療方式會對老百姓造成極大的經濟負擔。此外,引進治療癌症的新藥當時亦成為重要時事議題。
港大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探討病人手術後使用鴉片類藥物的情況,結果顯示接受手術的患者出院時使用鴉片類藥物,可增加術後鴉片類藥物的持續使用、重複入院及死亡機率。結果已於《英國麻醉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刊登。
多年前,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及精神科學系對香港中風病人患情緒病的情況進行研究,發現中風病人患抑鬱症及情緒病的比率為17.2%。中風後抑鬱症對患者的康復速度、身體機能、生活質素、自殺率均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心因性猝死每年奪走全球數百萬人性命,且成因複雜,醫學期刊《刺針》於荷蘭舉行的歐洲心臟病學大會上成立「減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員會」,提出警惕國際社會的建議,以期在未來十年減少心因性猝死所造成的各種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在7月中將其中一種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列入「2B類致癌物」—— 即可能有致癌風險,這個消息把吃了多年阿斯巴甜代糖的人嚇一大跳,究竟致癌風險是甚麼意思??
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各方面都有著不多不少的改變,1998-2019年間,中醫藥復興、沙士、零售業的起伏,是香港西藥業所繼承的殖民地時代遺留的缺陷,以及香港中醫藥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