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後香港人口結構的轉變

0
1004
views

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各方面都有著不多不少的改變,1998-2019年間,中醫藥復興、沙士、零售業的起伏,是香港西藥業所繼承的殖民地時代遺留的缺陷,以及香港中醫藥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1998-2019這二十年,香港西藥業的眾多領域更趨國際化,學術上增加了香港大學醫學院成立的藥劑科;工業上有公立醫院與本地製藥廠研發抗癌藥;臨床上有多個國際級的藥物完成第三期試驗;零售上,香港的零售企業持續發展跨國收購與合併,這些成績都是各企業及各行業負責人勇於創新、努力不懈的成果。

藥業狀況

在全民保健領域,香港特區政府委託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香港的醫療系統。根據1999年4月完成的哈佛報告,香港的醫療系統有三個關鍵弱點:條塊分割式的服務、醫療品質參差不齊(私家診所尤甚)、有問題的財務和組織。經過了多年的醫院改革或是維持現狀的反覆辯論,2012年時的特區政府決定現有的公營醫院繼續營運,同時也保留私家醫生與醫院的靈活性,最終放棄哈佛報告建議的全民「聯合保健」理念。

在這期間,雖然當時的特區政府已經立法收緊控制毒品、精神藥品及監控零售藥劑行業銷售違禁藥品,但青少年藥癮仍然是一個持續性的問題,曾經一度為西方人所濫用的可卡因與大麻,成為本港青少年時尚的濫藥毒品。

2014年9月學生罷課事件使旅遊業進入兩年時間的冬眠,導致本來繁忙熱絡的購物區有超過數百間藥行和30間零售藥房倒閉,包括數以千計從事零售藥業的銷售員及數十名藥劑師失業。雖然2018年內地遊客人數谷底反彈,超越 2014年時的高峰,2019年香港的西藥業市場按1-5月的發展趨勢原本可達260億元港幣。但好景不長,2019年6月開始的社會運動事件引發了長期累積的深層次矛盾爆發,旅遊與服務業再次一落千丈,零售業首當其衝,損失難以估計。

中醫藥的發展在第三屆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推動下已有實質性的突破,他在2014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預留一幅在將軍澳原本用作發展私家醫院的土地用來發展中醫醫院。經過三年諮詢,第四屆特首林鄭月娥決定將該醫院作為一所非公營醫院,交由非牟利團體以自負盈虧模式營運,提供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協作住院服務,並支援本地高等教育院校,包括三所大學的中醫藥學院或中醫學院作教學、臨床培訓及科硏用途。

人口變化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到了2000年已逐漸變成人口老化的問題,引致香港面對急速的人口組合變化。香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有多個原因,主要是適齡男女遲婚、獨身、少子、不育、跨境婚姻等。從1991-2016年,撇除外籍家庭傭工,15歲及以上從未結婚女性的標準化百分比由1991年的18.3%上升至2016年的28.0%(台灣為31.2%)。主要原因是女性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並建立自己的事業後有更多的選擇,包括專注事業、獨身、晚婚、晚生或不生子女等。因此,本地初生嬰兒也從1981年的每年87,000名降至2018年的53,700名,減幅達到38%。

香港出生人口下降:

  • 1961年:110,900名
  • 1971年:79,100名
  • 1981年:86,800名(包括越南船民在港出生的10,000名嬰兒)
  • 1991年:68,300名
  • 2001年:48,200名
  • 2003年:47,000名(最低點)

淨增人口下降

2001年,香港終審法院作出判例,即使父母為雙重非永久性居民(雙非),只要是在香港出生的孩子,即有權享有香港公民的資格。本地出生人口在2004-2012年的九年間因為內地母親來港產子而短暫增加。然而,鑑於香港醫生人數與婦產科設施不足以應付內地孕婦來港產子,2012年,時任特首梁振英在當選時宣布,從2013年開始終止非香港居民在港產子後孩子的公民資格。

香港的「淨增人口」(包括出生、死亡及遷移)逐年下降,從1998年的20,200名下降至2018年的6,700名。香港的人口紅利消失,接著面對的是老齡社會的醫藥資源挑戰。

高齡化與藥業

二戰後嬰兒潮的一代,特別是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從1996年的10%(656,000人)增長至2020年中的18%(1,166,000人),估計到2047年65歲以上長者人口比率將會增加到32%。可惜的是,香港政府與社會部分人士沒有意識到人口迅速高齡化問題的嚴重性,面對工作力缺乏的挑戰,沒有未雨綢繆的規劃。自然淨增值人數的下降,香港居民的平均年齡也開始攀升,對本地藥業的發展有著方向性的影響。

在1996-2018年期間,內地單程證配額來港的人士中包括配偶、子女等都有明顯的減少,從最高峰2000年的58,000人至2018年下降至43,000人,若沒有足夠的新移民或入口勞工作補充,香港勞工荒的現象將進一步惡化。

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內地南方省份(尤其深圳)與香港工人的收入差距逐漸縮小,香港已失去了以往內地移民或入口勞工往日嚮往的首選地位。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香港女性嫁到內地的比例增加也是內地來港定居人數減少的原因之一。3

轉載聲明

原文載於《香港西藥業史》,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作者趙粵授權刊登。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