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Kit
Posts by Donna Poon:


控制膽固醇減心臟併發症風險
中大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一項回顧性研究,探討血脂水平與病人在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後的長期心源性死亡或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亦計算出患者最佳的膽固醇水平。詳情已於醫學期刊《JTCVS Open》發表。

神勞思煩成焦慮
焦慮症是一種內心緊張不安、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某種不利情況而又難於應付的不愉快情緒。焦慮與恐懼不同,恐懼是在面臨危險時發生的,而焦慮發生在危險或不利情況來臨之前。焦慮程度嚴重時,則變為驚恐。


中大建議乙肝康復者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分析近萬名乙肝康復者長達十二年的數據發現,在康復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會隨時間下降,尤其從未患上肝硬化的患者,然而,乙肝康復者出現肝癌的風險卻未有呈現隨時間過去而降低。團隊建議康復者仍須接受長期肝癌監測,詳情已刊於國際醫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


雙標靶降淋巴癌復發風險
有國際臨床研究指,剛確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可選擇「雙標靶藥物配合化療藥物」,較傳統一線治療減低復發風險。病友組織亦推出免費支援計劃,為DLBCL患者提供治理及情緒諮詢服務。


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防兒童近視
中大醫學院對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進行研究,評估其預防近視的功效。結果顯示在4-9歲沒有近視的兒童中,使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降低近視發生率,研究已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
支氣管鏡微波消融術治肺轉移
中大醫學院完成全球首例運用「機械人輔助支氣管鏡」以微波消融術治療轉移性肺腫瘤。手術可精準地以無創傷性的微波消融術消除肺部周邊及末端的腫瘤,更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技術正處臨床研究階段,目標於全球完成145例。
降糖藥減腎臟及呼吸系統疾病風險
香港大學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研究團隊在一系列回顧研究中發現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有降低對患上腎臟和呼吸系統疾病風險的能力,研究已發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背痛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
背痛幾乎影響一半的中年人,通常被視為退化的病徵,吃些止痛藥或是做按摩紓緩一下,而疼痛消失後,大多人都不會特別理會,但是痛症其實是一個信號,這些症狀可能不僅僅痛,也可能是疾病的預兆。
美國曱甴為新型致敏原
中大醫學院領導的一項國際研究,對美國曱甴進行基因組測序和致敏原鑑定。在現有13種已知的曱甴致敏原外,發現7種新型致敏原,研究有助設計針對曱甴過敏免疫療法。結果已在國際科學期刊《過敏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