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貝母
「貝母」對大家來說也許還稍嫌陌生,但若說「川貝」應該耳熟能詳了。川貝幾乎是眾所周知的止咳潤肺良藥,在乾燥的季節,有人喜歡用來燉雪梨、木瓜、雪耳。川貝也可作藥用,惟因味甘而帶苦,用量必須掌握準確。
「貝母」對大家來說也許還稍嫌陌生,但若說「川貝」應該耳熟能詳了。川貝幾乎是眾所周知的止咳潤肺良藥,在乾燥的季節,有人喜歡用來燉雪梨、木瓜、雪耳。川貝也可作藥用,惟因味甘而帶苦,用量必須掌握準確。
羅漢果有一種很特別的甜味素,甜度為蔗糖的三百倍,因此,除了本身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外,更可作為輔助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的治療。因為藥用價值高,羅漢果的製劑充斥於市場,由羅漢果茶至羅漢果代糖也有,成了追求健康人士的新寵。
我們對貧血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大抵都以為是中醫專用。事實上,貧血是西醫定義的一個名詞,在傳統中醫學裡是沒有貧血這個病名的。貧血被中醫歸納入「血虛證」的範疇,治療血虛證方面,中醫有其固有特色,往往能奏奇效。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生地犀牛皮豬肉湯」?因為犀牛皮能解毒,生地涼血解毒利尿,加上豬肉補肌潤燥,可說是一道清熱潤燥的湯劑。而且味道很好。不過犀牛皮已經被禁,市面上不可能買到,生地卻是中醫常用藥,要購買並不困難。
冬蟲夏草在西藏高原地方生長,因為一物具兩性,很富傳奇色彩,所以傳說也有很多。撇除冬蟲夏草背後的故事,其醫藥價值之高才是引人關注的焦點。在採挖困難與市場供不應求之下,野生冬蟲夏草可謂價比黃金。
呼吸就是肺臟的主要功能,而大腸就是把小腸消化後無用的殘餘渣滓物排出體外,從這一點來看,「大腸與肺」是沒有甚麼密切的關係,但是在中醫學概念中,「大腸與肺」有著相表裡的關係,同屬五行的「金」系列。
拜電視劇帶動,藥膳愈來愈多人認識。一些向有盛名的中藥當然被人經常掛在口邊,連以前不見經傳的中藥材,也因而得到垂青,就好像附子。附子因為身載劇毒,所以在古時經常被用作殺人工具。那附子的身分,究竟是毒還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