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Medicine


貧血的中醫理論
我們對貧血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大抵都以為是中醫專用。事實上,貧血是西醫定義的一個名詞,在傳統中醫學裡是沒有貧血這個病名的。貧血被中醫歸納入「血虛證」的範疇,治療血虛證方面,中醫有其固有特色,往往能奏奇效。

認清生地熟地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生地犀牛皮豬肉湯」?因為犀牛皮能解毒,生地涼血解毒利尿,加上豬肉補肌潤燥,可說是一道清熱潤燥的湯劑。而且味道很好。不過犀牛皮已經被禁,市面上不可能買到,生地卻是中醫常用藥,要購買並不困難。





冬蟲夏草 野生與人工培植
冬蟲夏草在西藏高原地方生長,因為一物具兩性,很富傳奇色彩,所以傳說也有很多。撇除冬蟲夏草背後的故事,其醫藥價值之高才是引人關注的焦點。在採挖困難與市場供不應求之下,野生冬蟲夏草可謂價比黃金。

淺談大腸與肺的關係
呼吸就是肺臟的主要功能,而大腸就是把小腸消化後無用的殘餘渣滓物排出體外,從這一點來看,「大腸與肺」是沒有甚麼密切的關係,但是在中醫學概念中,「大腸與肺」有著相表裡的關係,同屬五行的「金」系列。
附子 —— 一線之隔藥與毒
拜電視劇帶動,藥膳愈來愈多人認識。一些向有盛名的中藥當然被人經常掛在口邊,連以前不見經傳的中藥材,也因而得到垂青,就好像附子。附子因為身載劇毒,所以在古時經常被用作殺人工具。那附子的身分,究竟是毒還是藥?
方劑不可生搬硬套
「地八山山四,丹苓澤瀉三」(熟地八錢、山藥及山茱萸肉各四錢,丹皮、茯苓、澤瀉各三錢),這是我在上海學習方劑學背的一首湯歌。從藥到醫,從浦江到香江,中醫藥這條艱辛道路,令我每天必有一得。
桂圓補血安神
桂圓,亦即龍眼,是很著名的水果,也是滋補的藥品,也是不少人喜歡在過年時喝紅棗桂圓茶的主角。桂圓因為外形圓潤晶瑩,如龍的眼珠,所以被戲稱為龍眼。龍眼作為水果甜如蜜餞,甚得人歡心;除此之外,曬乾的龍眼可作藥用,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是一味補血安神的重要藥物。
頤養天年貴在養性怡情
按多數學者研究,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生命之樹是120歲,其中0-60歲是第一春天,60-120歲是第二春天。面對著快速人口老齡化,面對著日益增多的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面對著提前衰老提前死亡的「文明病」浪潮,許多人感到困惑不明而又無能為力。儘管科學已證明,「文明病」的真正根源恰恰是不文明的生活方式。
淺談香港中藥拾採應用的誤區
近年中藥、中成藥受到世界各國青睞,中藥的療效也得到了認可。但因而也出現了一些利用人們對中藥的信譽和喜愛,為了某種目的而誇大其實,宣揚「中藥是純天然物質,無毒性,無副作用」、「中藥有病能治病,無病能健身」、「純中藥製劑絕無副作用」等等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