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養天年貴在養性怡情
按多數學者研究,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生命之樹是120歲,其中0-60歲是第一春天,60-120歲是第二春天。面對著快速人口老齡化,面對著日益增多的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面對著提前衰老提前死亡的「文明病」浪潮,許多人感到困惑不明而又無能為力。儘管科學已證明,「文明病」的真正根源恰恰是不文明的生活方式。
按多數學者研究,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生命之樹是120歲,其中0-60歲是第一春天,60-120歲是第二春天。面對著快速人口老齡化,面對著日益增多的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面對著提前衰老提前死亡的「文明病」浪潮,許多人感到困惑不明而又無能為力。儘管科學已證明,「文明病」的真正根源恰恰是不文明的生活方式。
有病人曾患乙型肝炎,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自覺症狀和臨床體徵全部消失,但遺留一些「理化指標」經久不愈。病人問能否吃中藥來慢慢醫治。因為中醫學講究「病去如抽絲」,肝病正是急也急不來的病。
病人最喜歡「百搭藥」,誰個都可以吃,吃了就藥到病除,若是病不能除,就會怪方子有問題,醫師也有問題。其實是沒有不需要辨的症,不經過醫師辨的症,用藥自有偏差,也容易出錯。醫者良否,取決於辨證施治的功底。學中醫難,要精更難。
一個全身及四肢均布滿紅色疹塊青年人,任職廚師,長期接觸冷藏食品,化驗報告證明他是個乙型肝炎帶菌者,四肢及胸背部起疹已有一個月,全身痕癢,有些皮膚的表面已被抓破,有結疤痕跡,病情反覆發作,痕癢難忍,痛苦異常。
不少人以為補藥是有病療疾,無病強身的靈丹妙藥,殊不知這是十分誤解的。補藥雖可補身,但終歸還是藥,均有一定的適應症,若使用不當還會產生毒副反應。所以,補藥用得恰當能治病,補得不當反招禍。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內分泌代謝疾病。在中醫學裡屬「消渴病」的範疇,其主要發病原理為素體陰虛,飲食不節,過食甘肥,復因情志失調,勞欲過度,導致腎陰虛損,肺胃燥熱,病延日久,陰損及陽,陰陽兩虛。
身體在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如尿素、尿酸和多餘的水分,由循環系統送到腎,在腎內形成尿,經輸尿管入膀胱暫存,最後由尿道排出體外。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四部分組成排泄系統,其中腎臟是最主要的排泄器官。由於這些器官的基本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排出尿液,稱為泌尿系統。
帶狀疱疹是一種累及神經及皮膚的病毒性皮膚病,西醫稱為帶狀疱疹,中醫稱之為「纏腰火丹」,中國民間稱為「生蛇」或「蛇串瘡」。民間一直說「生蛇」是不治之症,其實是對這個病症的誤解,難治的是「生蛇」的後遺神經痛,而不是皮膚表面的疱疹。
發生在2003年春季的一場流行性感冒和非典型肺炎,因春季時令異常而猖獗,也必因時令恢復正常而受到遏制。也許過幾年之後它還會再來滋擾人們,但是這一次災情的緩解,已經為期不遠了。
中國傳統的三個重要節令,分別是春節、端午和中秋。在這三個節日中,最備受忽視的是端午節,因為大家都以為端午只是紀念幾千年前投汨羅江的屈原。其實端午能夠並列於傳統大節,是因為端午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