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減低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
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持續威脅全球公共衛生,變異株不斷,香港大學醫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一項聯合研究發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變異株Omicron可大幅減低輝瑞復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達32倍或以上。
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持續威脅全球公共衛生,變異株不斷,香港大學醫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一項聯合研究發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最新變異株Omicron可大幅減低輝瑞復必泰疫苗的病毒中和能力達32倍或以上。
一項大型研究發現,一種DNA特性可用於預測糖尿病患者腎功能衰退情況。研究人員跟進逾4,000名華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個案長達14年,是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最詳盡及跟進時間最長。研究已於醫學期刊Diabetologia發表。
時值流感季節,再加上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醫學界呼籲市民除了打新冠疫苗外,也要注射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可提高民眾對流感的免疫力,更有助前線醫護人員判別流感與新冠肺炎的差異,對防疫工作也有幫助。木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皮膚疾病,其特徵為皮膚出現紅斑、鱗狀丘疹和斑塊。最近研發一款新型金納米顆粒,以抑制牛皮癬基因治療牛皮癬。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納米通訊》(Nano Letters)。
研究發現,有肺癌家族歷史的人士患上肺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的人士要高。有見及此,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將從今年11月到明年10月,推出一項費用全免的肺癌篩查計劃,對象是血親曾患上肺癌的人士,名額100人。
繼之前美國藥廠Merck研發的抗新冠病毒藥物Molnupiravir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後,美國另一大藥廠輝瑞亦宣布其研究性口服抗病毒候選藥物Paxlovid能降低新冠患者死亡率89%。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的研究團隊與本地多個非牟利團體合作,以「目標群組消除」策略進行丙肝篩檢先導計劃,提高檢測成功率,同時縮短安排患者接受治療時間。有關研究的中期結果已於歐洲肝臟研究學會(EASL)年會暨國際肝病大會發表。
研究人員重塑不同適應階段的豬流感始祖病毒,發現病毒內的聚合酶蛋白和核蛋白分子突變有助病毒在豬與豬之間傳播。如果採取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評估並用的策略,或可於病毒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完全適應前,鎖定有機會導致人類大流行的病毒。
心血管疾病為全球頭號殺手,全球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人數高見1,780萬。2020年本港因心臟病死亡人數達6,561,死亡率較2019年上升6.5%。有心臟科醫生指港人普遍有多個不良生活習慣,潛藏心血管炸彈!
調查發現,香港人對心臟衰竭的病徵及相關風險缺乏認知,並低估死亡率,約一半患者於確診心臟衰竭後5年內死亡,死亡率比乳癌及大腸癌更高。心臟衰竭更有年輕化趨勢,18-44歲的患病率在20年間上升超過4成。
2018年,本港癌症新增個案34,028宗,女性佔16,988 宗,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4.9%;而男性個案增加1.0%。隨著現時患癌趨勢及本港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預料三數年內女性患癌的新症數字或將超越男性。
無法以手術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治療一向以藥物為主,一個免疫治療藥物合併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組合能為患者帶來更長存活期,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及歐洲藥品管理局核准,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肝癌病人。
研究指嬰幼兒時期出現濕疹,未來誘發各種過敏症狀的風險會倍增,包括鼻敏感、哮喘和食物過敏。香港營養學會呼籲加強醫護人員專業培訓,讓公眾尤其家長及早並正確預防過敏,幫助下一代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