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5):盧敏權

第一批可以稱為「Made in Hong Kong」的藥劑師在1956年產生。香港大學在1952年推出兩個文憑課程(Diploma Course),一是藥劑學(Pharmacy),而另一是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都是四年課程──兩年修讀,兩年實習;實習完畢後便考認可資格試(Qualifying Exam),合格後更成為註冊藥劑師和社工。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4):張仲良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藥劑業能在香港發展,有賴前人不懈努力,在這百多年間,很多人事已經煙消,但沒有這些人物,便沒有藥劑的歷史。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3)

在1842年英國佔領後,經濟主要依靠漁農業的香港開始變化。經歷二次大戰及日佔時代,香港脫離戰亂陰霾,踏入七十年代更是百業騰飛。1988年香港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晉身發達地區行列。八十年代後期,香港經濟更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為主。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2)

香港藥劑的發展,最早的記載要追溯到1879年外科醫生報告所提到「年老非合資格藥劑師布特豪」,十多年後那時的香港政府開始培訓本地藥劑學徒,卻因華人對西藥缺乏認識,藥劑師在社區未能發展。

香港藥劑業(Part 1) 點滴說當年(1)

香港藥劑業的歷史很難尋根溯源,「香港藥劑業 ── 點滴說當年」是幾位藥劑師嘗試重組香港藥劑的歷史,分多個章節刊登。但人事變遷不斷,紀文的真確性,有些已考證無從。本文如連載小說,有敘事、有說人,在編採過程中,確信已盡全力,希望將往日藥劑業的一鱗半爪,重新活現。

新型薄血藥減房顫患者骨質疏鬆性骨折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一項最近研究,分析了2010-2014年在香港公立醫院求診的8152名心房顫動患者的臨床記錄,首次發現傳統薄血藥華法林對比新型薄血藥達比加群,明顯有較高的骨質疏鬆性骨折風險。

卵巢多囊綜合症

卵巢多囊綜合症,聽起來相當陌生而且難明。原來患者佔了女性的6-10%,因為自我不易察覺,數字很有可能被低估。為甚麼卵巢會多囊?甚麼是囊?是不是腫瘤?卵巢多囊綜合症又有甚麼影響?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又稱為埃博拉病毒,2014年初在西非爆發,雖然說傳到香港的機會不高,因未有有效療法且死亡率高,令人聞之色變。本文探討最新藥物如何治療這個世紀病毒。

香水,有毒還是無毒?

我們都喜歡香氛香氣,因為會令人有愉悅、放鬆、歡欣的感覺。所以香水無論價格多高,總有捧場客。只是香水亦可能是其他人的惡夢,尤其對香水或香水中某些成分過敏的人。 香水,或許是大眾的熊掌,卻是過敏者的砒霜。

「拗柴」後果可大可小

踝關節扭傷香港人常稱為「拗柴」,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創傷,一般是由於外力使踝關節超過其最大活動範圍,引起踝關節及其周圍組織損傷,從而出現疼痛和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