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肩頸痛
生活在繁忙的都市,少不免會經歷過肩頸膊痛,輕者感覺短暫的頸膊緊張或輕微痛楚,休息下來就似乎沒事了;甚者則會長期感到肩周、頸膊疼痛,肌肉痙攣;更甚者也許會引起頭痛、頸痛、膊痛、肩痛、放射性痛、手痺、腰背痛等病徵,影響工作及睡眠。
生活在繁忙的都市,少不免會經歷過肩頸膊痛,輕者感覺短暫的頸膊緊張或輕微痛楚,休息下來就似乎沒事了;甚者則會長期感到肩周、頸膊疼痛,肌肉痙攣;更甚者也許會引起頭痛、頸痛、膊痛、肩痛、放射性痛、手痺、腰背痛等病徵,影響工作及睡眠。
多年前我正在某醫學中心的急症醫學部門受訓。有一天,一家婚紗攝影公司發生火災,消防員從火場救出一名被濃煙嗆傷的店員送到急症室。傷者意識混淆、呼吸窘迫、惡心嘔吐,全身出現強直性陣發性痙攣、角弓反張、眼睛上吊、大小便失禁,但黏膜及皮膚卻呈鮮紅色,並無發紺。
無論男女老少,也嚷著要減肥,這風氣已持續了一段時間。如果你曾經嘗試或正經歷減肥的過程,或多或少都會知道減肥的一二事(在此所提的是有科學根據的減肥方法),包括熱量的出入要平均、多活動、多運動、少食多餐等。
血管粥樣硬化是下肢缺血的重要原因,目前,醫學界對由遺傳因子病變造成的粥樣硬化暫時未能找出根治方法,但對大部分由外在環境因素造成的粥樣硬化,已能找出預防或減緩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對策。
患上長期病,代表疾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愈,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無輪在生理、心理、社交、工作、家庭、經濟各方面都構成莫大的影響。要面對長期病所帶來的種種問題,除了見醫生,希望有靈丹妙藥外,患者應如何自處,突破問題,用積極進取的態度,配合適當健康行為,繼續自己的人生路?
隨著人口老化,退化性疾病已成為香港醫療服務一大沉重負擔。都市殺手病如冠心病、腦中風均廣為人知和備受關注,然而,同是由粥樣硬化引起之周邊血管疾病卻由於缺乏公眾教育,許多患者都忽視其重要性,往往於病情惡化至嚴重程度才求醫。
雨天傍晚,一位母親騎著電單車載著年僅9歲的兒子,在回家路上與一輛對向行駛的貨櫃車擦身而過,不幸小孩的雨衣被貨櫃車鈎到,整個人被拉倒到馬路上拖行了十幾公尺,頭部因為有戴安全帽而沒有傷及腦部,然而卻因臀部著地導致小孩骨盆嚴重挫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