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之痛?

0
509
views

每年過年過節期間,急症室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一群突發性關節產生紅、腫、熱、痛症狀的病患求診。這些患者的共同特徵都在節假日那幾天,吃完大魚大肉和飲酒後,發生單一關節的急性炎症。

先生身高165公分,體重卻高達187磅,過年期間從年廿八公司尾牙宴、年三十晚除夕團年飯、大年初二開年飯、到大年初五公司團拜喝春酒,幾乎每天極盡享用美食及杯中物。終於在年初七人日那天晚上,聚餐回家之後,睡到半夜,因為左側大腳趾關節突發劇痛而驚醒。疼痛部位又紅又腫,寸步難行,由家人陪同到急症室來就醫。

驗血結果血中尿酸濃度明顯偏高,加上近日並無任何關節的外傷病史,雖然尚未透過偏光顯微鏡證實關節液裡有尿酸結晶沉積,仍不得不高度懷疑是罹患急性痛風關節炎所致。

痛風(Gout),其痛來去如風,因而得名。雖然並非一種會馬上威脅到生命安全的疾病,但當其急性發作時關節像被啃咬,韌帶像遭撕裂般奇痛無比,而且好發於深夜門診部門的休診時段,因此亦為常見於急症室的急症之一(Urgency, but not Emergency!)。由於身體內嘌呤(Purine)代謝異常,有些人血液中尿酸濃度呈過高現象(每100毫升血液中,尿酸值男性大於7毫克、女性大於6毫克),一旦過多的尿酸和鈉結合後,產生尿酸鈉鹽結晶,沉積在關節部位,當體內大量白血球因此集中到病灶部位時,即誘發局部急性關節發炎,而臨床上將出現紅、腫、熱、痛等四大典型症狀。

痛風患者可能經歷的四個階段

  1. 高尿酸血症期 —— 除血中尿酸濃度升高外,無關節炎症狀。但事實上,血中尿酸濃度過高的人只有一成左右會爆發痛風,但確實比起血中濃度正常的人罹患率較高。
  2. 急性痛風關節炎期 —— 突然爆發單一關節的紅、腫、熱、痛。
  3. 亞急性痛風關節炎期 —— 反複急性發作造成的關節損害,導致關節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破壞及功能障礙。皮下開始出現痛風石。
  4. 慢性痛風期 —— 關節出現明顯的畸形與功能障礙,痛風石激增,甚至破潰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另外,由於人體有3分之2的尿酸是經由腎臟排泄的,長期尿酸偏高,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因尿酸鹽結晶大量沉積於腎臟而併發尿酸腎結石及慢性腎功能衰竭。

治療的迷思

在急性發作時,秋水仙素及非類固醇消炎劑,均屬首選用藥,及早使用可達到消炎止痛的療效。但一旦進入慢性期,若有關節炎者,可服用降尿酸藥物來預防發作,如只有高尿酸血症,無關節炎或尿酸腎結石者,並不需要刻意使用降尿酸藥物,只要飲食控制,適量運動即可。一般民眾在治療痛風的時候都會渴望利用降尿酸藥物快速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殊不知當血中尿酸濃度驟然下降時反而會誘發痛風關節炎的急性發作,因為此舉會導致已經沉積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不溶性尿酸鹽結晶突然脫落下來,使體內大量白血球再度集中到病灶部位,爆發轉移性關節炎。因此,治療痛風最好遵從醫囑服藥,切勿操之過急。

預防之道

首先,養成多喝開水的好習慣。成人每天應最少喝兩公升開水,因為足夠的水分才能讓尿酸正常代謝。而由於尿酸主要經由腎臟排出體外,而非透過汗腺排泄,所以當大量流汗時,尿量相對減少,將導致尿酸排出銳減,此時更需要補充大量水分,以利尿酸排泄。

另外,應盡量少吃高嘌呤食物如:紫菜、黃豆、扁豆、香菇、家禽家畜的胃、腎、肺、肝、腦、胰、腸、心等內臟,紅肉(豬、牛、羊肉)、濃肉汁、沙丁魚、蝦類、貝殼類、魚卵、魚皮、小魚乾、鳳尾魚酵母粉。有一些酒類(如:啤酒和紹興酒)在其釀造過程中因酵母菌大量繁殖以致嘌呤含量頗高,加上酒精本身在體內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乳酸干擾尿酸排出,使尿酸滯留體內,促使痛風關節炎之急性發作,高尿酸血症患者應盡量避免攝取。

由於雌激素能促進尿酸的排泄,因此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95%)及停經後的婦女。由於近年來亞洲地區飲食文化之改變,痛風患者的年齡已漸趨年輕化。雖然有2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乃是肇因於先天性新陳代謝異常,但因使用利尿劑者導致腎臟排除尿酸受阻、快速減肥造成體內尿酸生成增加、經常攝取富含或導致嘌呤在體內合成增加的食品或飲酒者,均屬可防患於未然之高危險群。故此,只要大家在生活起居上多加留意,將可降低得到痛風這種文明病的機會。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