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來的藥

0
1796
views

相信沒有人不知道淮山,可淮山其實不是叫淮山,便不是人人都知道。淮山原名山藥,中國早在秦漢之前,就把山藥當番薯一樣作為主食,卻因為取名「山藥」之故,現時許多人都把它當作藥用了。

藥有很多別名,諸如薯蕷、長薯、條薯、田薯等,但最為我們熟悉的,應該是「淮山」。山藥為薯蕷科蔓性多年生植物,主要食用部分為塊莖,含豐富營養,可供藥用或蔬菜用。山藥依塊莖形狀可分為圓形、掌狀、長形等,以長形的山藥最為普遍。一般認為,長形山藥的滋補作用最好,故售價亦較高。

淮山藥

山藥最早載於《神農本草經》,最早稱為薯蕷。唐朝時,唐代宗名豫,因避君皇諱,薯蕷改名為薯藥;至宋朝,宋英宗名曙,故又再避諱一次,薯藥遂成為山藥。

山藥在每年春季萌芽,夏秋之時,塊莖迅速肥大,入秋之後,莖葉凋落後為採收時期。《神農本草經》把山藥列為上品,據一些中醫學者的研究,認為在淮河一帶的山藥最好,所以就以「淮山藥」指出產於淮河的山藥,也就是「淮山」一名的由來。

山藥含蛋白質、醣類、維他命B雜、鈣、鐵、鋅等,由於能滋補身體,幫助消化,非常適合作為養生藥膳材料。《本草求真》載:「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然氣雖溫卻平,為補脾之陰,是以潤皮毛,長肌肉……」

山藥的外形有點像芋頭,有野生也有人工培植。山藥補氣養陰,為肺、脾、腎經平補之藥,味甘性平,不熱不燥,既能益脾胃之氣,又可以滋脾胃之陰,可用於脾虛所致的食少便溏,小兒營養不良,婦女帶下和胃陰虛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另外,也適用於肺腎陰虛諸症,對肺虛久咳、腎虛遺精有較好的療效。

不含毒性

據分析,山藥含有皂角、黏液質、膽鹼、氨基酸等。研究證明,皂角有擴張冠狀動脈及輕度抗凝血作用,更能增加細胞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性機能,有助消化及延緩衰老的滋補作用。

由於山藥本身容易乾化,不易保存新鮮,故向來都是乾製品,切片當藥用。由於品種多,消費者選購時應要小心。山藥有些呈塊狀或掌狀,有些質地非常細膩無纖維,有些則布滿粗纖維,有些是白色,而有些是紅色,長條狀的山藥肉質多是白色,選購時應以乾淨、細緻、無纖維為佳。有些帶鬚根的塊狀山藥,質地較粗,口感也較粗,但價格卻較便宜。

山藥的黏液是最重要的藥理作用,含有各種荷爾蒙的基本物質,西藥的副腎皮質素、類固醇、睪丸酮、女性及男性荷爾蒙,全部都可以從山藥中提煉。山藥有促進內分泌荷爾蒙的合成作用,能提升振奮新陳代謝,改善體質,所以中醫常用來補虛羸,長肌肉,增氣力,益顏色及潤皮毛等美容與性功能失調妙品。

因為藥理有效成分佔的比例較小,一直被認為效緩力微,故當作藥用時要比其他中藥的用量大。因山藥無毒性,當作食用時,不拘限量,每次可用半斤以上。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