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各方面都有着不多不少的改变,1998-2019年间,中医药复兴、沙士、零售业的起伏,是香港西药业所继承的殖民地时代遗留的缺陷,以及香港中医药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在1998-2019这二十年,香港西药业的众多领域更趋国际化,学术上增加了香港大学医学院成立的药剂科;工业上有公立医院与本地制药厂研发抗癌药;临床上有多个国际级的药物完成第三期试验;零售上,香港的零售企业持续发展跨国收购与合并,这些成绩都是各企业及各行业负责人勇于创新、努力不懈的成果。
药业状况
在全民保健领域,香港特区政府委托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香港的医疗系统。根据1999年4月完成的哈佛报告,香港的医疗系统有三个关键弱点:条块分割式的服务、医疗品质参差不齐(私家诊所尤甚)、有问题的财务和组织。经过了多年的医院改革或是维持现状的反复辩论,2012年时的特区政府决定现有的公营医院继续营运,同时也保留私家医生与医院的灵活性,最终放弃哈佛报告建议的全民「联合保健」理念。
在这期间,虽然当时的特区政府已经立法收紧控制毒品、精神药品及监控零售药剂行业销售违禁药品,但青少年药瘾仍然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曾经一度为西方人所滥用的可卡因与大麻,成为本港青少年时尚的滥药毒品。
2014年9月学生罢课事件使旅游业进入两年时间的冬眠,导致本来繁忙热络的购物区有超过数百间药行和30间零售药房倒闭,包括数以千计从事零售药业的销售员及数十名药剂师失业。虽然2018年内地游客人数谷底反弹,超越 2014年时的高峰,2019年香港的西药业市场按1-5月的发展趋势原本可达260亿元港币。但好景不长,2019年6月开始的社会运动事件引发了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爆发,旅游与服务业再次一落千丈,零售业首当其冲,损失难以估计。
中医药的发展在第三届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的推动下已有实质性的突破,他在2014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预留一幅在将军澳原本用作发展私家医院的土地用来发展中医医院。经过三年咨询,第四届特首林郑月娥决定将该医院作为一所非公营医院,交由非牟利团体以自负盈亏模式营运,提供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协作住院服务,并支援本地高等教育院校,包括三所大学的中医药学院或中医学院作教学、临床培训及科硏用途。
人口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婴儿潮到了2000年已逐渐变成人口老化的问题,引致香港面对急速的人口组合变化。香港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有多个原因,主要是适龄男女迟婚、独身、少子、不育、跨境婚姻等。从1991-2016年,撇除外籍家庭佣工,15岁及以上从未结婚女性的标准化百分比由1991年的18.3%上升至2016年的28.0%(台湾为31.2%)。主要原因是女性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并建立自己的事业后有更多的选择,包括专注事业、独身、晚婚、晚生或不生子女等。因此,本地初生婴儿也从1981年的每年87,000名降至2018年的53,700名,减幅达到38%。
香港出生人口下降:
- 1961年:110,900名
- 1971年:79,100名
- 1981年:86,800名(包括越南船民在港出生的10,000名婴儿)
- 1991年:68,300名
- 2001年:48,200名
- 2003年:47,000名(最低点)
净增人口下降
2001年,香港终审法院作出判例,即使父母为双重非永久性居民(双非),只要是在香港出生的孩子,即有权享有香港公民的资格。本地出生人口在2004-2012年的九年间因为内地母亲来港产子而短暂增加。然而,鉴于香港医生人数与妇产科设施不足以应付内地孕妇来港产子,2012年,时任特首梁振英在当选时宣布,从2013年开始终止非香港居民在港产子后孩子的公民资格。
香港的「净增人口」(包括出生、死亡及迁移)逐年下降,从1998年的20,200名下降至2018年的6,700名。香港的人口红利消失,接着面对的是老龄社会的医药资源挑战。
高龄化与药业
二战后婴儿潮的一代,特别是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1996年的10%(656,000人)增长至2020年中的18%(1,166,000人),估计到2047年65岁以上长者人口比率将会增加到32%。可惜的是,香港政府与社会部分人士没有意识到人口迅速高龄化问题的严重性,面对工作力缺乏的挑战,没有未雨绸缪的规划。自然净增值人数的下降,香港居民的平均年龄也开始攀升,对本地药业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影响。
在1996-2018年期间,内地单程证配额来港的人士中包括配偶、子女等都有明显的减少,从最高峰2000年的58,000人至2018年下降至43,000人,若没有足够的新移民或入口劳工作补充,香港劳工荒的现象将进一步恶化。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内地南方省份(尤其深圳)与香港工人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香港已失去了以往内地移民或入口劳工往日向往的首选地位。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香港女性嫁到内地的比例增加也是内地来港定居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3
转载声明
原文载于《香港西药业史》,出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作者赵粤授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