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哮喘病人求診難

0
1149
views

長期病患者在新冠疫情下往往是受影響的一群,以哮喘病人為例,患者無法如常到普通科門診覆診,用藥過程欠缺醫生跟進,或會令病情更加嚴重。

期關注本港哮喘治療及管理的香港哮喘管理關注工作小組在記者會中分享疫情下哮喘患者遇到的困難及應注意事項、國際最新用藥指引及就疫情對香港哮喘管理的建議。

由於疫情關係,多間普通科門診成為治療新冠的指定診所,也有普通科門診暫停服務或是只提供補充藥物服務,令哮喘患者未能及時得到醫生跟進,有患者更因此而停藥,影響治療。

現時,普通科門診醫生在治療哮喘病人時只會提供短效氣管擴張劑(Short-Acting Beta-Agonist,SABA)或吸入式皮質類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主席蔣秀珠藥劑師指,2019年的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報告已經列明一年內使用超過3支短效氣管擴/舒張劑(SABA)會增加復發率,若一年內使用超過12支會增加死亡風險,而長效型氣管擴張藥物包括混合式皮質類固醇/福莫特羅(ICS-formoterol)則可有效減低哮喘發作風險,控制病情。然而,ICS-formoterol在醫管局《藥物名冊》內被列為專用藥物,只有專科醫生才可處方。

患者用藥依從性低

呼吸系統科醫生盧浩然表示,普通科門診內未有安排哮喘專責醫護人員及足夠的肺功能測試儀器,引致低確診率。2021年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聯同本地11家醫院為香港哮喘復發需要住院的因素進行全港性研究,發現具控制性藥物(尤其是ICS)未被充分使用,只有64.8% 的患者在住院前接受吸入式皮質類固醇(ICS)。即使在多次入院的病人中,也有15.6%的人沒有接受任何ICS治療。由於缺乏藥物依從性和正確的吸入技術,哮喘患者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含ICS方案的實際比例可能更低。特別是在疫情下,患者已經多時未有見醫生或藥劑師,減低學習使用吸入式哮喘藥的機會。

家庭醫學科醫生朱偉星指出,明白患者難以在疫情下前往普通科門診覆診,認為社區私家醫生可以協助治理哮喘症患者,建議緊急將哮喘病跟進治療加入公私營協作計劃,加強家庭醫生在協助長期病患者的角色。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徐凱彤藥劑師強調,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重症及降低死亡率,建議短期內讓哮喘患者在接種前向藥劑師了解各種藥物的功效,令患者打得安心;長期亦可仿效外國設立呼吸科診所,與醫生合作,藥劑師協助跟進病情穩定的病人。如病情繼續穩定,可重複處方。

對香港哮喘管理的建議:

  1. 為香港哮喘病訂立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普通科門診診所設立一站式的哮喘治療中心,參照外國或內地設立專門治療哮喘的診所,增設肺功能測試儀器及相關的傳染病防控設施,培訓及招聘哮喘專責醫護人員。
  2. 為普通科門診提供藥物及人手支援:將一些專科藥物加入通用藥物,令病人可以在病情穩定後轉到普通科門診診所跟進,增加病人的流動性,減輕專科門診的負擔,加強教育患者及改善服藥技巧。
  3. 緊急將哮喘跟進治療加入公私營協作計劃:建議緊急將哮喘病跟進治療加入公私營協作計劃,加強社區私家醫生及藥劑師協助治理哮喘症的工作。在疫後亦可繼續適當擴展公私營協作計劃,為哮喘病人提供更適切治療。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