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趣之处是其多面性,每株植物的根、茎、叶、种子都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更有趣的是,同一棵植物,可能全株有毒,或是部分有毒;亦可能全株皆可入药,或是只有部分可以药用;又或是既是药,更风华别具的可堪观赏。连翘就是中看又中用的一种。
连翘是一种很常用亦很常见的中药,因为较少单独使用,混在大堆药材中作配伍,小小一颗实在不起眼。但如果要喝感冒茶,连翘几是必不可少的要员之一。
连翘是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为落叶灌木,开花期在春天3-4月,结果期则在夏日的7-9月。连翘的生长力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喜欢湿润及清凉气候,耐寒不耐水湿。如果阳光充沛,就会枝叶茂盛,开花结果;但若是生长于阴蔽地方,则枝幼茎弱,少开花,甚至不开花。连翘具有观赏价值,在农村郊野,有人喜欢在屋旁或庭院中栽种。初春时候,连翘先开花后长叶,花色金黄且带香气,在春风中招展,优雅动人。
连翘主产于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及四川等地,因适应力强,常见野生,遍长于海拔700-2000米之间的山坡丛林,在低于700米或高于2000米以上也可种植,但700米以下地段的连翘只会开花不会结果,而长在高于2000米以上的则既不开花也不结果。
虽然连翘无论根茎叶及果实皆可药用,却以果实的药用价值最高,且有等级之别。有研究连翘的专家指,生于向阳地方的连翘,结出的果实体积较小,颜色较深,药性较好;而果实较大,颜色较浅的,药用价值亦较低。在药用方面,主要是连翘的果实,因不同的采收时间,有青翘及老翘之分。
青翘
青翘是在9月上旬,果皮仍呈现青色尚未成熟时采收,放在沸水中稍煮片刻,或是放在蒸笼内蒸30分钟,然后取出晒干。青翘以颜色青绿,果壳不裂开者为佳。传统经验认为青翘药性较老翘佳,故中医师处方时多会写明青翘而不是连翘。
老翘
老翘在10月上旬果实熟透变黄,果壳裂开时采收,不必蒸熟,晒干后需筛去种子及杂质。与青翘不同,老翘以色黄、瓣大、壳厚、无种子者为佳。
连翘心
除青翘、老翘可作药用外,连翘心亦有价值,连翘心是在过滤老翘时筛出的种子,传统的炮制是以朱砂拌连翘心,以朱砂安神镇心解毒的功效与连翘心相互协同,增加疗效。连翘心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风热感冒,亦有与连翘同用,入汤剂或供生产中成药制剂。除此以外,种子油亦可制香皂及化粧用品。
药用功效
连翘别名空翘、落翘,也有称旱连子、黄寿丹。气微香,味苦,性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功能清热解毒,发汗透表,消肿散结。多用于温热病及外感风热,可清心泻火,治神昏谵语。
- 《本草纲目》:「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 《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鼠痿、瘰疡,痈肿恶疮,瘿瘤,结热」。
- 《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
- 《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经」。
现代研究
翘果实含黄酮类化合物芸香,亦含连翘,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能有效对抗金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连翘煎剂可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及葡萄球菌,亦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含量。
名方
银翘解毒片
相信在连翘的应用方中,以银翘解毒片或解毒散最广为我们熟知。翘散出自《温病条辨》,是清代名医吴瑭论治温病所创的第一个组方。包括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穗、淡豆豉、苦桔梗、生甘草、淡竹叶及鲜芦根,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具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作用。但对其他感冒,如发热怕冷、头痛身重、鼻塞流涕等风寒感冒,则疗效不佳。
吴瑭在银翘散方之后,亦列举加减之法,例如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咽痛者加马勒、玄参;咳者加杏仁等等,可见银翘解毒方剂以辛凉甘寒为主,却可因不同症候而变化。银翘解毒散在不同地区因需要而有不定的变化,民间不同版本甚多,亦为坊间常用药,惟有病人在使用后有皮肤出疹反应,故在使用时需留意出现副作用的可能。
连翘败毒散
连翘败毒散乃由「败毒散」演化而来,《古今医鉴》、《伤寒全生集》、《医方杂解》、《证治准绳》等不同医书因应不同的治疗有不同的组方记录,中国国家中药部颁布的处方标准是:连翘、桔梗、天花粉、大黄、浙贝母、紫花地丁、蒲公英、玄参、甘草、栀子、木通、蝉蜕、金银花、防风、白鲜皮、赤芍、黄芩,功能消肿解毒,疏风止痛,活血散结。
连翘败毒散有丸剂和外涂药膏剂型,因有解毒功能,药膏有用于治疗疹及无名肿毒的皮肤症候。
连翘消毒饮
见于《外科正宗》,以连翘、陈皮、桔梗、玄参、黄芩、当归、葛根、射干、红花、甘草等组成。可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气虚者不宜
连翘虽是治疗温病之药,但中药之使用常因个体差异而不同,脾胃虚弱,气虚发热不宜使用连翘。《本草经疏》:「痈疽已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3
《温病条辨》
清代名医吴瑭,字鞠通,十九岁时父亲病故后,弃儒就医。时京师流行温病,吴瑭有感庸医误人无数,前后花六年时间写成《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証」论,为温病学派之圭臬。
《证治准绳》
明代医家王肯堂所撰,全书共六科,包括「杂病证治准绳」、「伤寒证治准绳」、「疡医证治准绳」、「幼科证治准绳」及「女科证治准绳」,故又称《六科准绳》、《六科证治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