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溫病要藥

0
3398
views

中藥有趣之處是其多面性,每株植物的根、莖、葉、種子都有不同的治療效果,更有趣的是,同一棵植物,可能全株有毒,或是部分有毒;亦可能全株皆可入藥,或是只有部分可以藥用;又或是既是藥,更風華別具的可堪觀賞。連翹就是中看又中用的一種。

翹是一種很常用亦很常見的中藥,因為較少單獨使用,混在大堆藥材中作配伍,小小一顆實在不起眼。但如果要喝感冒茶,連翹幾是必不可少的要員之一。

連翹是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為落葉灌木,開花期在春天3-4月,結果期則在夏日的7-9月。連翹的生長力強,對土壤要求不高,喜歡濕潤及清涼氣候,耐寒不耐水濕。如果陽光充沛,就會枝葉茂盛,開花結果;但若是生長於陰蔽地方,則枝幼莖弱,少開花,甚至不開花。連翹具有觀賞價值,在農村郊野,有人喜歡在屋旁或庭院中栽種。初春時候,連翹先開花後長葉,花色金黃且帶香氣,在春風中招展,優雅動人。

連翹主產於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陝西、甘肅、江蘇及四川等地,因適應力強,常見野生,遍長於海拔700-2000米之間的山坡叢林,在低於700米或高於2000米以上也可種植,但700米以下地段的連翹只會開花不會結果,而長在高於2000米以上的則既不開花也不結果。

雖然連翹無論根莖葉及果實皆可藥用,卻以果實的藥用價值最高,且有等級之別。有研究連翹的專家指,生於向陽地方的連翹,結出的果實體積較小,顏色較深,藥性較好;而果實較大,顏色較淺的,藥用價值亦較低。在藥用方面,主要是連翹的果實,因不同的採收時間,有青翹及老翹之分。

青翹

青翹是在9月上旬,果皮仍呈現青色尚未成熟時採收,放在沸水中稍煮片刻,或是放在蒸籠內蒸30分鐘,然後取出曬乾。青翹以顏色青綠,果殼不裂開者為佳。傳統經驗認為青翹藥性較老翹佳,故中醫師處方時多會寫明青翹而不是連翹。

老翹

老翹在10月上旬果實熟透變黃,果殼裂開時採收,不必蒸熟,曬乾後需篩去種子及雜質。與青翹不同,老翹以色黃、瓣大、殼厚、無種子者為佳。

連翹心

除青翹、老翹可作藥用外,連翹心亦有價值,連翹心是在過濾老翹時篩出的種子,傳統的炮製是以朱砂拌連翹心,以朱砂安神鎮心解毒的功效與連翹心相互協同,增加療效。連翹心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治風熱感冒,亦有與連翹同用,入湯劑或供生產中成藥製劑。除此以外,種子油亦可製香皂及化粧用品。

藥用功效

連翹別名空翹、落翹,也有稱旱連子、黃壽丹。氣微香,味苦,性微寒,歸心、肺、小腸經。功能清熱解毒,發汗透表,消腫散結。多用於溫熱病及外感風熱,可清心瀉火,治神昏譫語。

  • 《本草綱目》:「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 《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痿、瘰瘍,癰腫惡瘡,癭瘤,結熱」。
  • 《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
  • 《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通經」。

現代研究

翹果實含黃酮類化合物芸香,亦含連翹,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能有效對抗金黃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連翹煎劑可抑制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及葡萄球菌,亦可降低乙型肝炎病毒含量。

名方

銀翹解毒片

相信在連翹的應用方中,以銀翹解毒片或解毒散最廣為我們熟知。翹散出自《溫病條辨》,是清代名醫吳瑭論治溫病所創的第一個組方。包括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荊芥穗、淡豆豉、苦桔梗、生甘草、淡竹葉及鮮蘆根,適用於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具辛涼透表,清熱解毒作用。但對其他感冒,如發熱怕冷、頭痛身重、鼻塞流涕等風寒感冒,則療效不佳。

吳瑭在銀翹散方之後,亦列舉加減之法,例如胸膈悶者加藿香、鬱金;咽痛者加馬勒、玄參;咳者加杏仁等等,可見銀翹解毒方劑以辛涼甘寒為主,卻可因不同症候而變化。銀翹解毒散在不同地區因需要而有不定的變化,民間不同版本甚多,亦為坊間常用藥,惟有病人在使用後有皮膚出疹反應,故在使用時需留意出現副作用的可能。

連翹敗毒散

連翹敗毒散乃由「敗毒散」演化而來,《古今醫鑑》、《傷寒全生集》、《醫方雜解》、《證治準繩》等不同醫書因應不同的治療有不同的組方記錄,中國國家中藥部頒布的處方標準是:連翹、桔梗、天花粉、大黃、浙貝母、紫花地丁、蒲公英、玄參、甘草、梔子、木通、蟬蛻、金銀花、防風、白鮮皮、赤芍、黃芩,功能消腫解毒,疏風止痛,活血散結。

連翹敗毒散有丸劑和外塗藥膏劑型,因有解毒功能,藥膏有用於治療疹及無名腫毒的皮膚症候。

連翹消毒飲

見於《外科正宗》,以連翹、陳皮、桔梗、玄參、黃芩、當歸、葛根、射乾、紅花、甘草等組成。可清熱解毒,化瘀散結。

氣虛者不宜

連翹雖是治療溫病之藥,但中藥之使用常因個體差異而不同,脾胃虛弱,氣虛發熱不宜使用連翹。《本草經疏》:「癰疽已潰勿服,大熱由於虛者勿服,脾胃薄弱易於作泄者勿服。」3

《溫病條辨》

清代名醫吳瑭,字鞠通,十九歲時父親病故後,棄儒就醫。時京師流行溫病,吳瑭有感庸醫誤人無數,前後花六年時間寫成《溫病條辨》,提出「三焦辨証」論,為溫病學派之圭臬。

 

《證治準繩》

明代醫家王肯堂所撰,全書共六科,包括「雜病證治準繩」、「傷寒證治準繩」、「瘍醫證治準繩」、「幼科證治準繩」及「女科證治準繩」,故又稱《六科準繩》、《六科證治準繩》。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