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 一線之隔藥與毒
拜電視劇帶動,藥膳愈來愈多人認識。一些向有盛名的中藥當然被人經常掛在口邊,連以前不見經傳的中藥材,也因而得到垂青,就好像附子。附子因為身載劇毒,所以在古時經常被用作殺人工具。那附子的身分,究竟是毒還是藥?
拜電視劇帶動,藥膳愈來愈多人認識。一些向有盛名的中藥當然被人經常掛在口邊,連以前不見經傳的中藥材,也因而得到垂青,就好像附子。附子因為身載劇毒,所以在古時經常被用作殺人工具。那附子的身分,究竟是毒還是藥?
大部分女性都曾經有過經痛及經前症候群的經驗。經痛多見於年輕的女性,而經前症候群則多困擾20-40歲的女性。幾乎百分之95的女性都曾經上述兩種生理上的不適,今時今日,女性能撐半邊天的時代,生理周期所造成的不適卻不因時代進步而有所改變。認識症狀,針對不適而採取適當治療,可使女性的生活過得更輕鬆愉快。
部分病人對於牙齒的態度是只要不痛就成了。直至蛀牙時,牙痛了才去見牙醫。其實,牙齒有自發性疼痛感覺的時候,牙髓已經死亡。在這時候,根管治療是除去壞死牙髓,停止牙床骨發炎,保留牙齒的方法。
「這到底是不是急症室啊?掛號進來等了5分鐘都還沒有半個醫生來看?」
「我們明明比那個人先掛號,為甚麼醫生護士都先看他?」
「別人的生命重要,我的性命就不值錢嗎?」
「這樣不公平,怎麼不是先到先診?」
根據香港衛生署2002年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高踞第二位,每年死亡人數接近5千人,其中以冠心病最多,佔心血管疾病死亡總人數的67.6%。在2000年,全港每年因心臟病入院的人數高達6萬人次。
在街上,偶然會看見小朋友為氣球充氣,為了使氣球愈脹愈大,小朋友總會賣力地吹,可惜往往在最得意忘形之時,氣球便會突然爆破。長在主動脈的血管瘤有如膨脹了的氣球,體積愈大,爆破的危機便愈高。不同的是,氣球爆破,
小朋友損失的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玩意,但當血管瘤破裂時,賠掉的可是寶貴生命。
腸易激綜合症(大腸激躁症)即大腸道功能異常,此病雖不會致命及引起其他病變(如糜爛性腸炎或腸癌等),但會持續反覆困擾患者之生活,加上現時治療使用的首選藥物、食療或另類療法都只能緩解部分病徵,所以此病是腸胃科醫生常見但又很難成功治愈的病症。
「地八山山四,丹苓澤瀉三」(熟地八錢、山藥及山茱萸肉各四錢,丹皮、茯苓、澤瀉各三錢),這是我在上海學習方劑學背的一首湯歌。從藥到醫,從浦江到香江,中醫藥這條艱辛道路,令我每天必有一得。
腸易激綜合症是由於腸道的功能異常所表現出來的症候群,包括腹痛、腹瀉、便秘、脹氣、腹脹、解便不完全的感覺。致病原因不詳,醫學界認為與一些不明因素刺激腸道蠕動不協調所引起,雖然不會致命,卻也無藥可治,擾人至深。
一名年輕婦人被丈夫送進急症室,據其丈夫描述,婦人於早上起床時發現左側肢體無力、流口水、口齒不清。身體理學檢查及神經學檢查證實病人左側肢體出現偏癱現象。隨即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病人不幸罹患出血性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