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DNA可偵測早期鼻咽癌

0
899
views

本港每年有700多宗新症的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有關,中大醫學院研究證實檢測癌細胞於血漿內釋放的EB病毒DNA,有助診斷出早期鼻咽癌患者。研究已於醫學期刊《NEJM Evidence》發表。

咽癌是本港以至華南地區常見的癌症,亦是其中一種最具侵略性的頭頸癌,癌細胞經常轉移至淋巴結及其他器官。在鼻咽癌較常見的地區,每10萬名中年男性中,每年便有35人確診罹患此症。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本港每年有700多宗鼻咽癌新症。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有關,而檢測癌細胞於血漿內釋放的EB病毒DNA有助診斷出鼻咽癌患者。

EB病毒DNA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證實,「血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DNA」篩查能有效提早檢測鼻咽癌。中大研究團隊在2013-2016年為逾20,000名沒有任何鼻咽癌症狀的香港中年男性進行「血漿EB病毒DNA測試」,並為309名在首次檢查及複檢時持續呈陽性反應者進行鼻咽內窺鏡及磁力共振掃描檢查,在當中成功找出34名鼻咽癌患者,而其餘參加者並無進一步發現,測試結果當時被視為「假陽性」。

團隊在首輪篩查後三至五年,為逾17,000名在首輪篩查中並未發現患癌的參加者進行第二輪測試。當中423人在初步檢查及複檢時均呈陽性,結果24人經鼻咽內窺鏡及磁力共振掃描檢查確診鼻咽癌。確診者中約70%的癌症病情屬第一期或第二期,與本港一般鼻咽癌病人僅20%能在早期確診相比,第二輪篩查成功將鼻咽癌發現期數由晚期推向早期,與首輪篩查成效相同。而第二輪確診的病人,在中位數33個月的跟進期間,並沒有發現癌症復發個案。

更重要的是,團隊發現首輪篩查的血漿EB病毒DNA測試結果與第二輪篩查中檢測到癌症的機會有極強關連。在首輪篩查中持續呈陽性測試結果者在次輪確診鼻咽癌的風險,大約是首輪持續沒有被檢測到血漿EB病毒DNA參加者的17倍。

首輪篩查血漿內EB病毒DNA測試不同結果的參加者於第二輪確診鼻咽癌的風險

首輪篩查血漿內 EB 病毒 DNA 測試不同結果的參加者於第二輪確診鼻咽癌的風險

參加者(人)

第二輪篩查確診鼻咽癌的參加者(人) 百分比 相對風險
陰性 16,924 17 0.100% 1.0
*暫時陽性 677 3 0.443% 4.4
持續陽性 237 4 1.688% 16.8

*首次檢查時呈陽性,四周後複檢呈陰性。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教授陳君賜指出:「研究結果突出了血漿EB病毒DNA測試呈陽性的重大臨床意義。從血漿中偵測由鼻咽癌細胞釋放出的EB病毒DNA,不但能用於篩查尚未有症狀的早期鼻咽癌,亦能夠反映將來罹患癌症的風險,從而作出更合適的複檢安排。」

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教授表示:「基於血漿DNA的測試越來越廣泛地用於癌症篩查。接受測試者中有部分人的結果雖呈陽性,但經過進一步調查卻未發現癌症。我們這項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證明,透過血液測試就能非入侵性地找出癌症的DNA改變,反映接受測試者未來患癌的風險。除鼻咽癌外,這個現象亦可能存在於其他癌症。將來,血漿DNA測試除了可篩查出已有的癌症外,亦有可能反映接受測試者未來的患癌風險,令高危人士可更經常檢查以及早發現癌症。」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