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能降血糖須善用

0
25026
views

中藥一般予人的印象都是較溫和,因為來自天然所以長吃亦無損健康。知母是中藥的傳統降血糖藥,不少民間驗方都以知母加黃柏來降血糖。

多中藥吃來不傷脾胃,有些甚至天天吃也有益無害,例如淮山、芡實、百合、薏米之類;但亦有些中藥是只能「藥用」,且並不適宜長期使用,知母是其中一種。

知母是中藥的傳統降血糖藥物,為多年生草本,百合科植物知母的乾燥根莖,花期在5-8月,果期7-9月。在春秋兩季採挖,向以秋季採挖者質素較佳,挖出的根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藥品上,分保留絨毛的「毛知母」、去皮曬乾的「光知母」及用鹽炮製的鹽知母。

毛知母

為知母帶皮的乾燥根莖,扁圓柱形,根頭部會留有淺黃色的葉痕及莖痕,俗稱「金包頭」,根節上密生扁平黃色絨毛,質硬易斷,斷面黃白色,無臭,味甘而苦帶黏性。以肥大、質硬、表面有金黃色絨毛、斷面黃白色者為佳;瘦長、形扁、外毛灰黑質素較次。

光知母

又名知母肉,為知母去皮的乾燥根莖,曬乾後外形較瘦小,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質硬易折斷,斷面白色或黃白色,水浸後有黏液。以肥大、滋潤、質硬、色黃白,有黏性為佳。

鹽知母

知母有不同炮製法,如用酒炒或是鹽炒,鹽炙知母是以知母片放於鍋中用文火微炒,噴淋鹽水,炒乾取出放涼。中醫認為鹽炒知母入腎,可潤燥滋陰。

性苦寒

知母喜生於向陽乾燥的丘陵地及沙丘之上,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甘肅等地,在新疆、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有引種栽培。一般西南及中南地區多用毛知母;華北、東北則用光知母,以河北易縣所產品質最佳,稱「西陵知母」。

知母性苦,味甘寒,歸肺、胃、腎經,功能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大便燥結,小便不利。

名家論述

  • 《神農本草經》:「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 《名醫別錄》:「療傷寒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膈中惡及風汗內疸。」
  • 《藥性論》:「主治心煩躁悶,骨熱勞往來,生產後蓐勞,腎氣勞,憎寒虛損,患人虛而口乾,加而用之。」
  • 《增註本草從新》:「知母苦寒,氣味俱厚,沉而下降,為腎經本藥。瀉腎有餘之火因而上清肺金,入二經氣分,潤肺滋陰,消痰定嗽,止渴除煩。安胎治傷寒煩熱,辱勞骨蒸。」

金元時期名醫張元素:「涼心去熱,治陽明火熱,瀉膀胱腎經火,熱厥頭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金元四大家李東垣認為知母: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熱,滋化源之陰。

臨床上知母常與黃柏配伍,可滋陰降火,有金水相生之義,因黃柏能制膀胱、命門陰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腎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陰,是即所謂滋陰。不過,亦有指知母性沉寒,可以清火,不可以補陰。

現代研究

現代研究知母根莖的化學成分含知母皂苷、知母多醣、芒果苷、煙酸及泛酸。研究發現知母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在體外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及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亦具降血糖及解熱功能,知母的煙酸有維持皮膚與神經健康及促進消化道功能的作用。

附方

白虎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知母、石膏、炙甘草、米。
功能主治:治傷寒脈浮滑,表有寒,內有熱,頭痛自汗,口渴舌胎,目痛鼻乾,心煩躁亂,或陽毒發斑,胃熱等病。

玉液湯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
組成:山藥、黃耆、知母、雞內金、葛根、五味子及天花粉。
功能主治:能益氣養陰,生津止渴,主治消渴症(即現代人的糖尿)。服藥期間,禁吃甜。
備註:玉液湯是中藥著名的降血糖方劑,糖尿病患者如要服用必須由醫師處方,各人的身體情況不同,用藥分量有異,勿隨便飲用免影響血糖。

二母湯

出處:《濟生方》
組成:知母、貝母、杏仁、甜葶藶、半夏、秦艽、橘紅、甘草。
功能主治:肺勞實熱,面目若腫,咳嗽喘急,煩熱頰赤,骨節多痛,乍寒乍熱。

知柏補血湯

出處:《症因脈治》
組成:知母、黃柏、黃耆、當歸身。
功能主治:脾陰不足,火沖眩暈,暴發倒撲,昏不知人,甚則遺尿不覺,少傾汗出而醒,仍如平人,右關脈細數。

八味知母湯

出處:《聖濟總錄》
組成:知母、芍藥、麥門冬、柴胡、澤瀉、石膏、黃芩、甘草、竹葉。
功能主治:傷寒數日不解,心躁煩亂,小腹脹急,悶痛,大渴喘乏。

克伐元氣

天下味,以溫者益人,知母性寒,沉而降,醫師一般不主張長期使用,但中醫藥講究配伍,知母與不同藥材配合使用可發揮不同的治療功能,唯是脾胃虛寒,大便溏洩者仍不建議使用。市面上不難購得知母或其相關的製劑,在沒有醫師指導下使用,容易傷身,明末醫學家趙獻可:「自世之補陰者,率用知柏反戕脾胃,多致不起」。可見其有克伐元氣,胡亂使用,後果可以相當嚴重。

  • 《別錄》:「多服令人洩」
  • 《醫學入門》:「凡肺中寒嗽,腎氣虛脫,無火症而尺脈微弱者禁用」。
  • 《本經逢原》:「外感表證未除、瀉痢燥渴忌之。脾胃虛熱人誤服,令人作瀉減食,故虛損大忌。」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