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去脂有助降三高

0
31646
views

很多想减肥的人怕西药有副作用,常会求助中药减磅。
原来中药除了帮助去水通便之外,还可以去脂,其中一种重要药物,就是今次要介绍的 —— 泽泻。

我们中国文字智慧来顾名思义,泽泻应是与「水泻」有点关联。事实上泽泻的确是中医药上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夏天到中药材店去买一包袪湿茶,或是「冬瓜去湿汤料」,便常有泽泻或建泽泻。

泽泻除了能去水外,还有一些令现代人非常振奋的作用,就是可减低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

沼生植物

中药泽泻是多年生的沼生植物,是泽泻科植物泽泻的球形块茎,原植物约高50-100cm。既是「沼泽」植物,当然喜欢生长在沼泽及沼泽边缘,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畏寒喜阳光,6-8月开花,花色偏白,小巧可爱;果期在7-9月,果实称为泽泻实,亦有作药用。在冬天植物枯萎期采挖块茎,洗净后烘干,除去粗皮便可作药用。泽泻气微香,稍苦,以个体大、质坚实、色黄白、粉性足为佳。泽泻有多种炮制法,如酒制、盐制、麸制,一般使用多以火烘晒干。

泽泻的分布甚广,因地区不同产品不同而分为多个等级,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淅江、江西、云南、四川,远至黑龙江、辽宁、贵州、新疆等地皆可发现,四川、福建有较大面积培植,且植物的块茎较光滑浑圆,品质较佳,习称建泽泻。

泽泻性甘寒,微咸苦,无毒,归肾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之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眩晕。可清泻肾火,治尿道涩痛。《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本草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古代名家论述

  • 《本草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
  • 《本草正义》:「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
  • 《增注本草从新》:「甘咸微寒,入胱膀,利小便,泻肾之火邪。功颛利湿行水。治消渴痰饮。呕吐泻痢,肿胀水痞,脚气疝痛,淋沥阴汗,尿血泄精,一切湿热之病。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又能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

现代研究

现代中药研究发现泽泻块茎含多种泽泻醇,研究认为多种泽泻醇都有降固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中泽泻醇A的降血脂作用最强。其他泽泻醇亦对肝脏有保护作用,除泽泻醇外,亦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天门冬素及糖和钾、钙、镁等元素。

方剂

泽泻汤

出处:《金匮要略》
组方:白术、泽泻
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

泽泻散

出处:《太平圣惠方》
组方:泽泻、桑白皮、木通、枳壳、赤茯苓、槟榔。
功能主治:妊娠气壅,身体腹浮肿,气喘息促、大便难,小便涩。

禁忌

在中药分类中,泽泻属利水渗湿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常与茯苓、猪苓同用来增加利尿功效,但泽泻性寒,能泄热,清相火;茯苓能益心脾,安心神;猪苓则只有渗湿利尿功效。泽泻性寒,肾虚精滑者忌服,《医学入门》:「凡淋、渴、水肿、肾虚所致者,不可用」。

古代名医扁鹊曾说:「泽泻,多服病人眼涩。」《增注本草从新》认为:「病人无湿,肾虚精滑,目虚不明,切勿轻与。泽泻善泻,古称补虚者,误也。」

现代人的三高,很多都不会单独出现,泽泻同时具有降三高的作用,似乎是最佳药物。需要注意是,中药的使用没有西药的针对性,药效相对轻微,作为保健无妨,若要达到治疗三高的功效,必须使用相当高的剂量,高剂量却会出现不可预计的副作用,所以如果已是三高患者,不能以泽泻来代替服药。慢性疾病患者使用中药时应咨询中医师意见。3

沼生植物

生长于水边湿地或浅水的植物,多年生,其生活及形态介乎于陆地植物与水中植物之间,我们熟悉的水稻、芦苇和中药材泽泻、紫菀都是沼生植物,还有可作食用的菌类。只是人类不断将沼泽的水排走,建立都巿,全球沼泽正在迅速消失。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