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白朮散益氣健脾

0
69954
views

方劑學是中醫藥上很重要的角色,至今仍是不少中醫或是中藥商作為治病製藥的依據,亦有製成中成藥,例如我們在日本常見治感冒的「桂枝湯」及「大青龍湯」等等,今期作者介紹的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參苓白朮散。

苓白朮散是中醫常用的健脾袪濕處方之一,具有補氣健脾而不會燥熱,滲濕利水而不會傷津的特點,對於平日常常感到疲倦,沒有胃口,但又自覺沒有甚麼病痛者,此方亦可考慮作為方基隨證加減使用。目前,坊間亦有參苓白朮散所製成的顆粒沖劑可供選擇。今期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下參苓白朮散的湯方。

參苓白朮散概念

參苓白朮散是中醫常用的經典古方之一,出處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和《醫方考》等典籍。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提到的「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醫方考》(卷四)所述「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者,此方主之」。據中醫典籍記載,參苓白朮散可以益氣健脾、養心安神、袪濕利水。

適應證:面色萎黃、形體消瘦、體倦乏力、不思飲食或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膩,脈虛緩。較為嚴重者可以出現胸脘悶脹、腹部疼痛、嘔吐或泄瀉等。

處方組成及處方解說

參苓白朮散是由四君子湯作為處方基礎再加上健脾和中,行氣利濕的中藥組成,包括有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淮山、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和桔梗。一般而言,方中以補氣、健脾、和中、滲濕的四君子湯(即是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為處方基礎;兼以蓮子肉、山藥和砂仁,以健脾化濕清心除煩;白扁豆和薏苡仁利水滲濕;並以桔梗載藥上行,直達病所。

在臨床應用上,可以用價錢較經濟實惠的黨參替代人參;白朮、白扁豆和薏苡仁則可選擇炒製或者不炒製的藥材,炒製後的溫燥藥性較強,可以加強健脾溫中的效果;若不炒製則相對較寒涼,以袪濕利水的作用較為顯著,適用於濕重者;也有一些參苓白朮散處方會加入三枚大棗,以增強補血作用。

處方加減

參苓白朮散以補氣、健脾、袪濕三類藥材組成,因應症狀輕重不一,可隨症加減藥材使用。若果患者是濕熱並重引起腹痛嘔吐或泄瀉,可加木香、黃連、藿香、砂仁、厚朴、蒼朮等。食少納差者,可加山楂、雞內金、神曲等消積導滯的藥材。虛寒咳嗽者,可加紫菀、杏仁、款冬花及陳皮。

處方用量用法

坊間現時也有不少以參苓白朮散製成的配方顆粒,需因應不同的製藥廠及包裝規格調配用量,使用方法及劑量或會各有不同,服用前務必參考說明書或向中醫師詳細詢問。

服用注意事宜

凡是參苓白朮散適應症的患者,大多消化功能不佳,一般禁食不易消化或者易傷脾胃的食物,包括生冷以及油膩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參苓白朮散有人參藥材,根據中藥配伍禁忌的規定(十八反十九畏),人參不宜與藜蘆和五靈脂合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再者,人參是補益藥材,亦不宜與茶和蘿蔔同食,以免影響藥效。尚有其他服用上要注意的事宜,應當依從中醫師指引。

現代藥理學研究

參苓白朮散有抗潰瘍、抗疲勞、抗炎、鎭咳袪痰、利尿、提高免疫力、調節胃腸蠕動等功效,可用來治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消化不良、帶下、貧血、食欲不振、病後腸胃調理。3

參考資料:

  • http://yibian.hopto.org/fang/?fno=40
  • 參苓白朮散 ── 醫學百科
  • Xi S, Peng Y, Minuk GY, et al.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Shen-Ling-Bai-Zhu on promoting apoptosis of transplanted H22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mice receiving chemotherap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6, 190:1-12.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