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患晚期子宮內膜癌的病人預後相對較差,而聯合標靶及免疫治療的新方案,有助延長存活期,為部分晚期患者帶來治療希望。
子宮腫瘤是指生長於子宮組織的癌症,除了較多見的子宮頸癌外,還有子宮體癌。子宮體癌中九成為生長於子宮內層細胞的子宮內膜癌,只有一成屬生長於子宮肌肉層的惡性肉瘤。醫管局最新數據顯示,十年間子宮內膜癌的新症增達七成,在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四,比子宮頸癌的病發率更高。
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解釋:「子宮內膜癌的成因是排卵周期不規律或沒有排卵,令內膜細胞長期受女性荷爾蒙刺激,形成內膜增生的癌前細胞。這些細胞有可能進一步轉變成癌症。」
一成有轉移
在症狀上,九成子宮內膜癌個案都會有異常出血,如月經周期紊亂、經血量變多、停經後出血等,亦會出現帶異味的分泌物。子宮內膜癌也有可能因為腫瘤壓迫造成疼痛,如下腹痛、性交疼痛或解尿痛等。
若要確診子宮內膜癌,醫生會按情況安排各種不同的檢查,包括經陰道超聲波檢查(TVUS)、子宮內膜活檢、宮腔鏡檢查。而要確定癌細胞影響的範圍,則需要配合影像掃描如電腦斷層掃描(CT)或磁力共振掃描(MRI)。
潘智文醫生指,子宮內膜癌於確診時約九成個案屬早期,一成有遠端轉移,於遠端轉移的晚期個案中,5年存治率只約17%,情況並不理想。
「可能是晚期患者不適合進行手術,傳統治療選擇限於化療,成效不理想。而且化療副作用較多,患者較為抗拒。因此,患有晚期子宮內膜癌的患者預後較差,存活期中位數只有約12個月。」
個人化治療
近年癌症治療愈趨個人化,子宮內膜癌亦不例外,可透過檢測為晚期患者進行分子分型,有助於設計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臨床上,有約七至八成子宮內膜癌個案屬於非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或錯配修復基因完整(Proficient Mismatch Repair,pMMR)。這群患者若是不適合接受放射治療、曾接受全身性治療後疾病惡化或無法接受根治性切除手術,便可使用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當中的標靶藥物,可針對多個靶點,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及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來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血管生成;而免疫治療藥物,透過抑制免疫系統中T淋巴細胞上的一種蛋白質(PD-1)來重啟免疫系統殺滅癌細胞的能力。這兩種治療藥物可以帶來協同效應,從而更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一項國際三期臨床研究將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是使用新型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另一組則使用醫生選擇的化療方案。研究顯示,使用新型治療的患者整體存活期比使用化療的患者有效延長約五成至18個月;無惡化存活期亦能延長逾七成至6.7個月。
潘醫生引述此研究指:「參與研究的346位患者,使用聯合標靶免疫治療後,治療反應率(ORR)超過三成,當中半成達完全緩解,疾病控制率約為七成。」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表示,希望香港政府能將相關治療納入藥物名冊,或加入關愛基金的資助項目範圍內,以減輕患者在接受治療時面對的經濟壓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