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有望开辟新疗法

0
575
views

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一条释放神经内分泌生长激素的生物路径GHRH可诱发葡萄膜炎的致病细胞 Th17分化失调,演变为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团队并发现部分注册药物可抑制GHRH路径,有望发展成新疗法。

萄膜为眼球的内层组织,位置在巩膜与视网膜之间,由于颜色呈深紫色,故称葡萄膜,亦被称为色素膜和血管膜,具有遮光及供给眼球营养的功能。葡萄膜炎的成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包括自身免疫性)。感染性葡萄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大多数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没有确定病因,患者的淋巴细胞经常对视网膜抗原表现出异常反应,长期或会演变成自身免疫病变。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Autoimmune Uveitis)是一种由眼球内组织发炎引致的眼疾,可导致永久失明。类固醇是现时的标准治疗方式,但对部分患者的治疗成效不佳,或出现严重副作用。若缺乏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会演变成慢性或惯性复发的眼疾。

葡萄膜炎易复发

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系主任谭智勇教授解释:「葡萄膜炎的常见症状有红眼、疼痛和视力模糊。据估算,中国每年每十万人中有150人患葡萄膜炎。虽然患病率不高,但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一种慢性、惯性复发的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为患者带来极大困扰。」

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助理教授司徒家浩医生补充:「类固醇是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对部分患者并不奏效,而且长期服用高剂量类固醇可引致并发症。二线治疗包括二线免疫系统抑制药物或生物制剂,但仍然无法保证疗效,同时也有不少副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治疗选择。」

抑制Th17或可缓解自身免疫神经炎

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研究团队利用实验小鼠模型,模拟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患者,了解当中的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在实验小鼠的视网膜内,发现GHRH及GHRH受体的表达水平上升。GHRH路径(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Pathway)的讯息传递会诱使致病细胞 Th17分化过程出现失调,激发炎症细胞因子产生。

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研究助理教授朱伟杰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由Th17细胞引发的眼部和神经炎症中,GHRH受体是致病细胞Th17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利用GHRH抑制剂抑制该路径的讯息传递,可以减少Th17细胞的数量,从而抑制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然而,GHRH受体抑制剂有机会抑制正常生长和发育,在临床应用上存在困难,但团队已经锁定一条名为JAK-STAT3的下游信号通路,并发现已有药物被批准可以抑制该通路,进一步开发新治疗。」

中大医学院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系博士后研究员杜林博士表示:「Th17细胞可能引起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我们发现T细胞上的GHRH受体促进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系统中的分化。根据相同的理论,GHRH受体抑制剂有潜力同时抑制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症。」3

 

小资料

  • 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是一种白血球,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以及维持免疫记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Th17细胞分化 —— Th17细胞分化是指免疫细胞原始T细胞演变成辅助性 T细胞(Th17细胞)的过程。这个分化过程由特定的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驱动。
  • 炎症细胞因子 —— 炎症细胞因子是体内促进炎症的信号分子。面对感染、损伤或受到其他免疫刺激,体内免疫系统的多种细胞,如巨噬细胞和 T细胞,就会产生炎症细胞因子。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