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有望開闢新療法

0
474
views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一條釋放神經內分泌生長激素的生物路徑GHRH可誘發葡萄膜炎的致病細胞 Th17分化失調,演變為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團隊並發現部分註冊藥物可抑制GHRH路徑,有望發展成新療法。

萄膜為眼球的內層組織,位置在鞏膜與視網膜之間,由於顏色呈深紫色,故稱葡萄膜,亦被稱為色素膜和血管膜,具有遮光及供給眼球營養的功能。葡萄膜炎的成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包括自身免疫性)。感染性葡萄膜炎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大多數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沒有確定病因,患者的淋巴細胞經常對視網膜抗原表現出異常反應,長期或會演變成自身免疫病變。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Autoimmune Uveitis)是一種由眼球內組織發炎引致的眼疾,可導致永久失明。類固醇是現時的標準治療方式,但對部分患者的治療成效不佳,或出現嚴重副作用。若缺乏有效治療,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會演變成慢性或慣性復發的眼疾。

葡萄膜炎易復發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系主任譚智勇教授解釋:「葡萄膜炎的常見症狀有紅眼、疼痛和視力模糊。據估算,中國每年每十萬人中有150人患葡萄膜炎。雖然患病率不高,但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一種慢性、慣性復發的疾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為患者帶來極大困擾。」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司徒家浩醫生補充:「類固醇是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標準治療方法,但對部分患者並不奏效,而且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可引致併發症。二線治療包括二線免疫系統抑制藥物或生物製劑,但仍然無法保證療效,同時也有不少副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治療選擇。」

抑制Th17或可緩解自身免疫神經炎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研究團隊利用實驗小鼠模型,模擬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患者,了解當中的發病機制。研究人員在實驗小鼠的視網膜內,發現GHRH及GHRH受體的表達水平上升。GHRH路徑(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Pathway)的訊息傳遞會誘使致病細胞 Th17分化過程出現失調,激發炎症細胞因子產生。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朱偉傑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由Th17細胞引發的眼部和神經炎症中,GHRH受體是致病細胞Th17分化的重要調節因子。通過利用GHRH抑制劑抑制該路徑的訊息傳遞,可以減少Th17細胞的數量,從而抑制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然而,GHRH受體抑制劑有機會抑制正常生長和發育,在臨床應用上存在困難,但團隊已經鎖定一條名為JAK-STAT3的下游信號通路,並發現已有藥物被批准可以抑制該通路,進一步開發新治療。」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杜林博士表示:「Th17細胞可能引起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多發性硬化症。我們發現T細胞上的GHRH受體促進Th17細胞在自身免疫系統中的分化。根據相同的理論,GHRH受體抑制劑有潛力同時抑制自身免疫性神經炎症。」3

 

小資料

  • 淋巴細胞 —— 淋巴細胞是一種白血球,是適應性免疫反應的關鍵組成部分,在識別和消除病原體以及維持免疫記憶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Th17細胞分化 —— Th17細胞分化是指免疫細胞原始T細胞演變成輔助性 T細胞(Th17細胞)的過程。這個分化過程由特定的細胞因子和信號分子驅動。
  • 炎症細胞因子 —— 炎症細胞因子是體內促進炎症的信號分子。面對感染、損傷或受到其他免疫刺激,體內免疫系統的多種細胞,如巨噬細胞和 T細胞,就會產生炎症細胞因子。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