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後勿隨意更換抗凝血藥

0
717
views

中大研究指,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若在服用抗凝血藥(即薄血藥)期間出現中風,及後轉換其他替代抗凝血治療方案,特別是轉用傳統抗凝血藥華法林,會令中風復發風險增加,研究已於國際科學期刊《神經學》發表。

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簡稱房顫,是其中一種心律不正(Arrhythmia)疾病,病人因心跳不規則而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部分血液或會積聚在心臟內形成血塊,而當血塊游走至腦部便有機會造成腦血管阻塞,引發心源性中風(由於病因源於心臟,也有稱為心因性中風)。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五倍。全港近三成缺血性中風個案是由房顫引起,其嚴重程度及死亡率是所有缺血性中風病因中最高。

過往的臨床研究顯示,口服抗凝血藥(Oral Anticoagulants,DOACs)有助預防房顫患者出現血管栓塞。即使抗凝血藥能有效降低中風風險60-70%,但仍有相當大比例的房顫患者於服用抗凝血藥後出現中風。曾經出現缺血性中風的患者可能會因為血管栓塞而增加再次中風的風險。

非瓣膜性房顫患者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醫生領導的研究團隊運用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電子健康數據庫 —— 臨床醫療數據分析及報告系統(CDARS),收集了45,946名非瓣膜性房顫(Non-valvular AF)患者於2015-2020年期間在公立醫院使用抗凝血藥進行治療的數據,分析房顫患者服用抗凝血藥後出現中風和及後再復發的疾病軌跡。結果顯示,2,337名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於服用抗凝血藥期間仍然出現缺血性中風,當中13.4%患者在16.5個月(跟進中位數)內中風復發。

團隊進一步比較這些患者在出現第一次中風後,維持服用相同抗凝血藥或改用其他替代抗凝血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發現房顫病人倘若在經歷第一次中風後改變正在服用的抗凝血藥,會增加中風復發及其他心臟疾病風險。

非瓣膜性房顫中風患者更換抗凝血的健康風險

  • 若患者更換傳統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或其他口服抗凝血藥,缺血性中風復發的風險分別增加96%和62%。
  • 更換另一類別口服抗凝血藥的患者比繼續服用同一類別的患者患上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的風險高出兩倍多
  • 合併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對預防缺血性中風復發並無額外益處
  • 導致缺血性中風復發的相關風險因素包括高齡、糖尿病、合併使用細胞色素P450/P-糖蛋白(CYP/P-gp)調節劑及大動脈粥樣硬化。

換藥非最佳治療法

葉耀明醫生表示:「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在服用抗凝血藥後仍出現缺血性中風是全球急症科、內科和腦神經專科醫生常面對的臨床難題。是次研究可讓我們進一步加深了解患者接受抗凝血治療後仍出現缺血性中風的風險因素和精確病因,更重要是,有助我們了解更換藥物類別未必能為患者提供最佳治療效果。」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教授表示:「是次研究有助我們為心源性中風患者提供以實證為本的抗凝血治療方案。房顫是長者中最常見的中風成因。人口持續老化,我們相信心源性中風的患者數目也會繼續上升,房顫患者應定時覆診及依從服藥,才能對降低中風復發的風險。」

調整生活習慣

研究團隊提醒大眾,預防房顫和中風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房顫或中風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衰竭,藥物只能減低中風機會,並非將機會降至零。調整生活習慣,包括保持均衡飲食、進行恆常帶氧運動、避免過量飲酒、吸煙及恰當處理壓力等,都能有效預防「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