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類藥物增術後患者死亡風險

0
662
views

港大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探討病人手術後使用鴉片類藥物的情況,結果顯示接受手術的患者出院時使用鴉片類藥物,可增加術後鴉片類藥物的持續使用、重複入院及死亡機率。結果已於《英國麻醉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刊登。

前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鴉片類藥物處方臨床實踐指引,建議對手術後中度至重度疼痛患者處方鴉片類鎮痛藥物,但使用鴉片類藥物或會增加患者術後急症求診、重複入院、死亡和其他不良反應風險。然而,有關手術後患者出院時使用鴉片類藥物的影響,現實情況的證據仍不足夠。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藥理及藥劑學系、臨床醫學學院麻醉學系、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及醫衛大數據深析實驗室在香港展開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探討病人手術後使用鴉片類藥物的情況,包括:出院時處方及手術後持續使用鴉片類藥物、手術後需要醫療服務及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手術的患者出院時使用鴉片類藥物,增加術後鴉片類藥物的持續使用、接受醫療服務和死亡的機率。

研究40萬患者數據

研究團隊使用醫院管理局提供的全港在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的病人電子健康數據作回顧性隊列研究,分析了438,128名接受手術患者。在所有接受手術的患者中,32,932名患者(7.52%)出院時被處方了鴉片類藥物,405,196名患者(92.48%)出院時未有獲處方鴉片類藥物。

結果 出院時有鴉片類藥物處方 出院時沒有鴉片類藥物處方 調整後的比值比
持續使用鴉片類藥物 9.82%  3.11% 2.30(2.19-2.40)
到急診室求診 12.60%  8.66% 1.28(1.23-1.33)
重複入院 17.75% 13.00% 1.17(1.13-1.20)
死亡 1.68% 1.07% 1.68(1.53-1.86)

 

在接受手術的患者中,出院時被處方和未被處方鴉片類藥物比較下,分別有9.82%和3.11%的患者手術出院後持續使用鴉片類藥物,12.60%和8.66%的患者術後30天內到急診室求診,17.75%和13%患者手術後30天內再次入院,以及1.68%和1.07%的患者術後30天內死亡。顯示出院時使用鴉片類藥物的患者,與出院時未使用鴉片類藥物的患者相比,手術後持續使用鴉片類藥物、30天內到急診室求診、再次入院和死亡的機率均顯著增加。

研究意義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梁熊顯教授解釋:「儘管鴉片類藥物有不良影響,鴉片類藥物仍可被考慮為大手術出院患者術後疼痛管理的選擇。此外,患者應與臨床醫生討論鴉片類藥物使用的相關問題,例如鴉片類藥物的使用時間、副作用、選擇使用較低劑量、結合多種藥物及療程的多模式鎮痛方案,以探索替代性疼痛管理方法及適當調整術後的後續安排。這些討論有助患者做出明智決定,能夠仔細評估不同治療方案的優缺點。而為了減輕鴉片類藥物依賴或成癮的風險,患者可以考慮其他疼痛管理策略,例如使用非鴉片類鎮痛藥、物理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並與醫生討論協同制定一項權衡利弊的方案。」

港⼤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黃競浩博士表示:「總括而言,這項針對手術後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強調,病人在出院後的疼痛管理需考慮鴉片類藥物帶來的影響。患者術後使用鴉片類藥物會增加其使用醫療服務的機會和臨床表現惡化,均證明應該改善鴉片類藥物的使用情況。」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麻醉學系張志偉教授補充:「無論是否結合鴉片類藥物制定治療方案,醫生和患者應考慮採用非鴉片類鎮痛藥和區域阻滯的多模式鎮痛作為控制術後疼痛的替代方案。」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