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端粒可预测糖尿患者肾功能

0
917
views

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一种DNA特性可用于预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退情况。研究人员跟进逾4,000名华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个案长达14年,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最详尽及跟进时间最长。研究已于医学期刊Diabetologia发表。

尿病,尤其2型糖尿病,是导致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这种并发症在亚洲人当中非常普遍。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寻找有效的生物标记,希望能够及早找出具较高风险并发末期肾衰竭或肾功能急速衰退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于早期作出干预。

端粒(Telomere)是每条DNA的末端部分,包含重复的基因编码,并且会随着细胞分裂而愈缩愈短。DNA端粒缩短与重复的基因编码流失相关,象征细胞衰老。中大医学院内分泌及糖尿科团队于2020年公布的一项大型研究,已经证明DNA端粒缩短是有效的生物标记,能够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肾衰竭糖尿病患者DNA端粒较短

是项研究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分泌及糖尿科团队,联同悉尼大学和西悉尼大学合作进行,团队分析了4,085名来自「香港糖尿病登记资料库」2型糖尿病患者的DNA数据,从患者白血球中提取DNA,量度他们于基线(即加入研究时)的「白血球端粒相对长度」,并跟进这些个案逾14年。结果发现564名在此期间并发末期肾衰竭的患者,在基线的「白血球端粒相对长度」相比没有并发末期肾衰竭的患者较短。

由中年开始,因为正常衰老,一般人的肾功能指标「估算肾小球过滤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会由基线值每分钟约100毫升,每年下跌1%,而糖尿病患者的eGFR会以两倍速度下降。当eGFR跌至低于每分钟15毫升,便属于末期肾衰竭,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血球端粒相对长度」每缩短一个单位,出现末期肾衰竭的风险增加20%。调整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和基线时的肾功能)后,这种关联仍然十分明显。此外,基线「白血球端粒相对长度」较短的患者,他们的eGFR以每年超过4%的速度急速下跌,反映其肾功能于10年间丧失了40%。

及早治疗降低残障率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科主任马青云教授表示:「除了传统的风险因素外,新发现反映DNA端粒长度可作为生物标记,用于识别具有末期肾衰竭和肾功能急速衰退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进行个人化和较高强度的治疗。早期干预和治疗有助减慢糖尿病患者肾衰竭的速度,并可避免情况恶化至末期肾衰竭。」

今次研究是全面评估基线「白血球端粒相对长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发展之关联的最大型前瞻性研究,14年的跟进时间也是同类研究报告中最长。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陈重娥补充:「高质素的数据库、生物样本及研究方法,为我们的统计分析提供充足的支持,以证明DNA端粒长度在预测患者出现如肾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上,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糖尿病是沉默的杀手,在传统风险因素以外找到能够准确预测相关并发症的生物标记,有助我们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个人护理,降低住院率、残疾率和过早死亡的风险。」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