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建議乙肝康復者接受長期肝癌監測

0
944
views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分析近萬名乙肝康復者長達十二年的數據發現,在康復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會隨時間下降,尤其從未患上肝硬化的患者,然而,乙肝康復者出現肝癌的風險卻未有呈現隨時間過去而降低。團隊建議康復者仍須接受長期肝癌監測,詳情已刊於國際醫學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

港約有54萬乙型肝炎患者,部分人可經藥物或自身痊愈,達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成為「乙肝康復者」。乙型肝炎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教授表示:「不少人以為慢性乙肝只可受控,不能根治,但其實部分患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可以被清除,即是功能性治愈。隨著現時有愈來愈多治療方案是以達到功能性治愈為目標,我們需要及早掌握乙肝康復者隨後多年的臨床情況,以提供最合適的護理和資源分配。」

有見及此,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了2000-2020年共二十年間,近10,000名達至功能性治愈的乙肝康復者數據。結果發現,在康復後首七年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如腹水和肝腦病變)及患上肝癌的風險偏低;在康復後第八年起,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更進一步下跌,唯患上肝癌的風險卻未有降低。

肝癌的高危因素

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葉卓風博士指出:「我們的數據反映乙肝康復後,罹患嚴重肝病併發症的風險顯著下降,但患者長遠仍需定期接受監測,切勿掉以輕心,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病人。」

 

葉博士補充,分析發現年紀大、男性、血小板數量偏低和患有肝硬化都會影響乙肝康復者長遠的臨床表現,例如患有肝硬化的病人於康復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和肝癌的風險會較沒有肝硬化的人高。

中大醫學院內科腸胃及肝臟科主任黃煒燊教授指出:「期望在未來五至八年會有更多新型藥物出現,讓病人及早達至功能性治愈,進一步降低他們日後出現嚴重肝病併發症的機會。同時亦為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肝癌監測,及早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治療。」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