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宣肺治咳

0
4884
views

香港的三月一向是雾湿露重,这种天气告诉大家,「春」已经回到大地,只不过香港的春光一向并不明媚而已。除了春光不明媚外,更是流感季节,虽然高峰期已过,但是不难发现
我们身边不少人都咳得厉害。

是相当难愈的,更常伴有咽喉疼痛或是声音沙哑,严重咳嗽除了伤害喉咙外,更会伤肺,极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治咳的方药很多,而且一般都具有明显果效,最著名的当然是川贝,但川贝价贵人所共知,除川贝外,也有一些较便宜的中药,如桔梗亦具有相当不俗的润肺化痰效果。

愈白愈名贵

桔梗花又名包袱花、铃铛花,为多年生草本,花瓣秀丽多姿,有红、紫蓝及淡黄等颜色,非常动人,很具观赏价值,花期在7-9月,果期则在8-10月。中药桔梗使用的是植物桔梗的根,春秋两季采收,除去杂质后洗净泥土,浸透于水中,之后切厚片,晒干后可作药。如遇天气阴雨必须烘干,一般以秋季采摘的体重质实,质量较佳。

中药桔梗又名白药、苦梗,野生于山野草丛中,亦有人工栽种,喜阳光及清凉气候,耐寒,宜生长于海拔千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广泛见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主产于安徽、河南、湖北、辽宁、吉林、河北及内蒙古等地。桔梗味微,甘而后苦(所以称为苦梗),以根厚肥大,条粗均匀,坚实、洁白、味苦者为佳,其中色愈白则愈是珍贵;而条状不够均匀,中空折断,色灰白者,质地较次。桔梗易为虫蛀,贮存需放置于干燥地方为佳。

桔梗归肺、胃经,味苦、辛,性平,功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常用于治疗外感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声音沙哑、胸满胁痛、痢疾腹痛等。

古籍论桔梗

  • 《本草经疏》:「桔梗,观其所主诸病,应是辛苦甘平,微温无毒。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则腹满及肠鸣幽幽,辛散升发,苦泄甘和,则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矣。」
  • 《名医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者,盖指邪解则脏腑肠胃自和,和则血气自生。除寒热风痺、温中、疗喉咽痛。」
  • 《本草通玄》:「桔梗之用,惟其上入肺经,肺为生气之脏,故能使诸气下降。」
  • 《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发现桔梗含多种皂,水解后析出的皂元有桔梗皂元、桔梗酸、新远志酸、桦皮醇、桔梗聚果糖等等。有祛痰及镇咳作用,有报道指桔梗的祛痰作用比另一种祛痰中药远志更佳。桔梗更可降血糖、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抗炎、止痛及解热,亦有镇静神经作用。

不过,桔梗皂有溶血作用,不能用作注射,口服因为在消化道经过水解破坏,失去溶血作用,但若是剂量过大,仍会刺激胃黏膜,可引起轻度恶心,严重或致呕吐,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需慎用。

桔梗汤

桔梗汤原出于《伤寒论.少阴篇》,原文为:「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由原文可见,咽喉痛只需用甘草一味,若效果不彰,可再加桔梗 —— 是为桔梗汤的最早由来。《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原本的桔梗汤只有桔梗和甘草两种药,后来亦有其他医学名家及医方在这两种药上加上其他药物,亦称桔梗汤。

《伤寒论》

组成:桔梗、甘草。
主治:虚火上炎的咳嗽伴有咽喉肿痛、黏痰及脓血等症,或有恶寒胸满,咽干不渴。
功能:以温水送服,能散结解毒,袪痰排脓。

《金匮要略方论》

组成:桔梗、甘草。
主治:肺痈。咳而胸痛,时出浊唾腥臭。
功能:宣肺止咳,袪痰排脓。

《济生方》

组方:桔梗、贝母、当归、瓜蒌子、枳壳、薏苡仁、桑白、防己、甘草节、杏仁、百合、黄耆。
主治: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干多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

桔梗半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

组方:桔梗、半夏、陈皮、枳实。
主治:胸胁胀满,短气烦闷,痰逆恶心,饮食不下。

禁忌

桔梗虽然性平,使用时亦必须注意禁忌,不是所有咳嗽症状皆宜,中医认为阴虚久咳、气逆及咳血忌用,下虚及怒气上升者不宜。桔梗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亦不宜用。

桔梗畏白芨、龙眼及龙胆,亦忌猪肉。与牡蛎、远志同用可疗恚怒;与消石及石膏同用可疗伤寒。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