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不可信 淡竹葉不能治痛風

0
10275
views

網絡上經常傳出不同偏方,多年前曾經有洗腸偏方,然後又有紅極一時的「排石法」,去年又傳以淡竹葉和葫蘆瓜煮成「排毒水」,用來幫助身體排出尿酸結晶,治療痛風。
經過專家研究,證明又是一場誤會。

得流行一時的肝膽排石法嗎?就是分階段喝瀉鹽、橄欖油、蘋果汁及檸檬汁之類,然後會排出一堆綠色東西,據說就是「膽結石」,很多所謂「健康中心」更會提供療程。這個肝膽排石法的流行度相當高,據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指,完成肝膽排石法所排出的綠色結石其實是皂化石,是因為檸檬汁和橄欖油經腸道消化而形成,並不是膽結石,而且患有膽結石的患者在完成療程之後,超聲波顯示膽囊中結石原封不動,肝膽排石法的成效可想而知。但是,在傳言未曾被戮破之前,這套肝膽排石法曾經令不少人踴躍試驗,更有人因為過度腹瀉而併發急性腸胃炎。

淡竹葉葫蘆瓜排毒水也是一樣,痛風患者認為中藥安全,抱著一試無妨的心態,自己買藥材一試功效。

淡竹葉能幫助排出尿酸結晶?相信不太可能。因尿酸結晶多沉積在關節之內,要跑到腎臟去再經由小便排出,可謂路途遙遠,就算尿酸結晶真的可以經由小便排出,若排出時卡在腎臟不上不下,豈非更加危險?

利尿良藥

要淡竹葉幫助排走尿酸結晶雖然不可能,但是用作清熱利尿卻是一帖良藥。首先必須搞明白,藥材淡竹葉並不是「淡竹」的「葉」,而是一種名為「淡竹葉」或是中華淡竹葉的植物全草,雖然與竹一樣是禾本科植物,卻不是淡竹或是苦竹的葉子。淡竹葉多野生在山坡林下或是溪邊,一整株植物高不過25-30厘米,表面淡綠,因為普遍蔓生於野外,少有刻意栽培。淡竹葉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區,而中華淡竹葉則分布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及湖南等地,廣東、廣西及台灣也多見,一般是6-7月開花,採摘淡竹葉需於未開花前,採摘後去除雜質後切段曬乾,以體輕,質柔,氣微,味淡,色綠為佳。

除煩治暑熱

淡竹葉以植物全草入藥,它的根莖是另一種中藥碎骨子。淡竹葉別名很多,有竹葉門冬青、迷身草、山雞米、淡竹米等等,也有人索性稱為碎骨子(但淡竹葉與碎骨子的功能並不完全等同),性寒味甘,入心及小腸經,功能清熱除煩,利尿。用於熱病煩渴,口舌生瘡,小便短赤,濕熱黃疸等症。上能清心火而除煩,下能利小便而滲濕。用於清心,可與黃連、生地、木通、甘草等配伍;用於滲利濕熱,可與滑石、茵陳、通草同用。

淡竹葉始載於明代的《本草綱目》,故現代中藥研究推測,在明代以前一些常用的中藥方劑處方的「竹葉」應是新鮮竹葉而不是淡竹葉。

  • 《本草綱目》:「淡竹葉,去煩熱,利小便,除煩止渴,小兒痘毒,外症惡毒。」
  • 《增註本草從新》:「甘淡寒,利小便。有走無守,孕婦禁服,春生苗,高數寸,細莖綠葉,儼如竹林,結小長穗。」
  • 《生草藥性備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濁,退熱,散痔瘡毒。」
  • 《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煩熱,咳喘,吐血,小兒驚癇。」
  • 《現代實用中藥》:「清涼解熱,利尿,治熱病口渴,小便澀痛,煩熱不寐,牙齦腫痛,口腔炎。」

藥理研究

現代研究發現淡竹葉的莖、葉含三萜化合物、氨基酸、有機酸、糖類、蘆竹素、白茅素,更含大量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亦含有萜類化合物、萜類內酯及錳、鋅、硒等微量元素,提取物具有優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及延緩衰老作用,認為可幫助降低膽固醇。現代藥理發現淡竹葉有解熱及利尿作用,水煎劑對金黃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抑制作用,小劑量無毒,高劑量在小鼠身上有致命危險。

方劑

竹葉石膏湯

出處:《傷寒論》
組方:竹葉、石膏、半夏、麥門冬、人參、甘草、粳米。
功效:清熱除煩,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之後,餘熱未清,氣精兩傷。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乾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細數。

導赤散

出處:《醫力簡義》
組方:淡竹葉、木通、生甘草、車前子、生地黃。
功效:口糜淋痛
主治:心移熱於小腸

常用方

  • 治中暑:淡竹葉、大青葉、埔姜葉、金銀花、一枝香,共水煎當茶飲。
  • 治尿血:淡竹葉、白茅根,每日一劑。
  • 治熱淋:淡竹葉、燈芯草、海金沙,水煎服。
  • 預防喉痛:單味煎湯代茶。

淡竹葉性寒,有清熱通淋功效,可治熱病煩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小兒驚啼、 肺熱咳嗽。據文獻載,淡竹葉能破血墮胎,孕婦禁用;體虛有寒者忌用,腎虧尿頻者亦忌服。竹葉與鮮竹葉同是清心除煩、利小便,以淡竹葉利尿作用較好,滲濕泄熱見長,而鮮竹葉則清心熱的效果較佳。在中醫古方中處方的竹葉可能是鮮竹葉,但是現代中醫藥局中少有鮮竹葉,所以如果處方竹葉而沒指明必須鮮竹葉,多會以淡竹葉代之。

治痛風無根據

網絡上所流傳可幫助排走造成疼痛的痛風尿酸結晶偏方,是常喝淡竹葉和葫蘆瓜煮成的「排毒水」。

甚麼是痛風?痛風又名為痛風性關節炎,與高肉類和多吃海鮮的飲食習慣相關,病因是人體內尿酸過多,又或腎功能機能減退,尿酸排泄受阻,過多的尿酸鹽堆積在血液和身體之中,當血液內的尿酸過高,尿酸會結晶成尿酸鹽,細如小針的尿酸鹽慢慢沉積,其中最易沉積在關節,引致關節出現劇痛及腫脹,甚至會使關節變形。除關節外,過量尿酸鹽亦會堆積在身體其他部分,例如腎臟,引起尿酸腎結石。

多喝淡竹葉和葫蘆瓜煮成的「排毒水」或可紓緩喉嚨乾涸及消炎情況,亦可幫助利尿,但對治療痛風,則沒有相關效果。引發痛風的尿酸結晶,是無法經由尿液排出,故此要治療痛風,還是從飲食方面著手。要降低尿酸濃度,少吃含有高嘌呤(Purine)又稱普林的食物才是最好的方法;另外,多攝取弱鹼性食物,改變本身體質,對痛風也有幫助。

中醫師認為淡竹葉治痛風之說並無根據,充其量只能利尿去水而已;如果要緩解痛風的話,土茯苓、萆薢及蠶砂可以減輕疼痛,還能有效降低尿酸值,功效比淡竹葉好,而西藥黃嘌氧化酶抑制劑(Allopurinol)可阻止尿酸的合成。奉行健康飲食是預防痛風發生最有效的方法。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