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功同四物
丹參是活血化瘀的中藥代表,有研究指,丹參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效果,因此,中醫在臨床上多用作降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不過,市面上丹參的製劑有很多,未經中醫師指導,不要胡亂服用,以免有出血的後果。
丹參是唇形科植物鼠尾草的乾燥根及莖,為多年生草本,於春秋兩季採收。因根莖呈紫紅色,故別名赤參,又稱為血生根、赤根、血參或紅根等,雲南出產者更稱為紫丹參。
丹參多為野生,現在也有人工栽種,莖高40-80cm,紫色花萼,藍紫色花冠,風情別具,尤喜氣候溫暖潮濕而日照充足的環境,而野生丹參多見於低地、丘陵地帶及坡地路旁。在中國,丹參分布的地方很廣泛,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西南地區及遼寧、福建、廣東等地也常有見。除四川有近百年的栽種丹參歷史外,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河北、山西、江蘇、浙江、河南、山東、湖北、陝西等地亦有種植。
丹參的根莖粗而短,呈圓柱或圓錐形,有分支及鬚狀細根,表面呈棕紅色或紫棕色,質料硬而脆,容易折斷,以粗條、勻稱、無鬚根者為佳,顏色以紫紅為上品。
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丹參,例如在湖南、廣東和廣西所產,同為唇形科植物的南丹參,因為與丹參不僅植物形態無大差異,根部的外形也相似,性味歸經相近,亦可作丹參入藥。另外,在中國西北及西南等地則使用甘西鼠尾草作丹參用,稱為甘肅丹參。
功同四物湯
丹參為常用中藥,歸心及肝經,氣微,味帶苦澀,性微寒,具有袪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的功能。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藥,「丹參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氣,寒熱積聚,破症除瘕,止煩滿,益氣」。
丹參用於藥的有丹參片、炒丹參、酒炒丹參及丹參炭。丹參片是將原枝丹參揀去雜質,洗淨後以水略浸然後曬乾,再切成片。炒丹參則是以丹參片置於鍋中用文火炒至略有焦黃後曬乾。炒丹參性較溫和,作用較緩,有養血活血的功能,卻無涼血之效。酒炒丹參是以黃酒把丹參拌勻,使丹參吸飽酒精後,再放到鍋裡炒至深黃色後曬乾。
炒丹參緩和了丹參原本的寒性,增強了活血、鎮痛的功能。丹參炭是把丹參片炒至焦黑色,然後灑上清水,再晾乾。丹參炭據說具有既能止血,也能活血的功效。
古人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之說,就是說一味丹參,其活血袪瘀的功效與「四物湯」(四物湯是地黃、芍藥、當歸與川芎組成)相同。臨床多用於胸肋痛、風濕痺痛、月經不調、經痛及產後瘀痛。
丹參有養血安神的作用,有用於治療心悸失眠,近年臨床常有用丹參治療冠心病、心肌梗塞及高血壓等症。
丹參來自植物鼠尾草根的根莖,鼠尾草屬種類繁多,不同的鼠尾草所含的成分並不一樣。丹參含丹參酮、隱丹參酮、異隱丹參酮及維他命E,實驗證明,丹參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小板凝結,可預防血液鬱積和心肌梗塞,也影響脂質代謝,能使膽固醇下降,還具有鎮靜、延緩衰老,及對金黃葡萄球菌和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小心出血
台灣陽明大學曾以動物研究出丹參減低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發現除可降低膽固醇外,丹參的抗氧化功能更能減低血管壁的內皮受破壞,也可以制止高膽固醇動物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受到氧化而改變。不過,不適當地服用丹參會引起嚴重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險。好像有些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以預防血管栓塞的心臟病患者,因為知道丹參對心肌梗塞有好處,在使用抗凝血藥物的同時,亦服用丹參,結果引致出血。
丹參雖然對缺血性心臟病有好處,卻不宜亂用,市面的成藥有丹參片、丹參口服液之類,使用前必須徵詢中醫師的意見,另外丹參也會與田七共組丹七片,有養血活血和調節血脂功能,主要用於冠心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輔助治療。
丹參並非治急性發病的藥物,如遇心絞痛加劇、四肢發冷,應到醫院治理,不要耽誤。特別留意,丹參反蘆藜,不宜配伍使用,而孕婦及有出血傾向的人士也不宜用丹參。
十八反
在中醫複方配伍用藥中,有些藥物是需要避免共用的。《神農本草經》稱這些藥物之間的關係為「相惡」和「相反」。據《蜀本草》統計,《神農本草經》所載藥物中,相惡有六十種,相反則有十八種。而在金元時期則概括為「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 ——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萎、半夏、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苦參、玄參(李時珍後加入)、細辛、芍藥。
此參不同彼參
在中藥裡,不少藥名是很類似的,容易造成混淆。好像以「參」為名的藥物,就是常見的也有多種,例如人參、黨參、沙參和丹參。這幾種同被稱為「參」的中藥,無論療效和藥理均不盡相同,所以不要以為治病補身隨便吃哪一種「參」都可以。
- 人參 ——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種類達二千種,包括中國人參、吉林人參、美國人參和高麗參等,含人參皂。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除邪氣,不少人認為是能治百病的靈藥。
- 丹參 —— 為鼠尾草屬植物,是鼠尾草的根莖。鼠尾草種類繁多,按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丹參,成分不盡相同。
- 黨參 —— 屬桔梗科植物,含黃芩素葡萄糖,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於氣短心悸及虛喘咳嗽。
- 苦參 —— 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苦寒無毒,可清熱燥濕。苦參根含苦參鹼等多種生物鹼,現廣泛用於癌症、肝炎和皮膚病的治療,因具殺蟲功能,最近更出現於農藥產品。
- 玄參 —— 玄參科植物玄參的根,多年生草本。功能涼血滋陰,瀉火解毒,除口乾舌燥,止口渴,可治咽頭炎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