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及車前子 利尿解毒

0
5337
views

大家都知道熬夜對肝腎無益,今次我們介紹一種清肝明目,有益於肝腎膀胱三經的中草藥。

中藥裡,主治清熱解毒的藥材十分多,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夏枯草與骨雞草等,較少為人提及的是可供藥用範圍更廣的車前草。

車前草在中國藥材典故中很具有故事性(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網上查閱,在此不贅),輾轉成為民間常用草藥,常有用來配製作為消暑、清涼、解熱及保健的百草茶(青草茶)。車前草為車前草屬多年生草本,又稱為錢貫草、飯匙草、地衣等,別名二十多種,因為葉片形狀如飯匙,以飯匙草的別名最為著名,且形相特別,極易辨識。

說車前草有如雜草一點不為過,事實上,車前草的生長特性簡單,喜歡溫暖濕潤的天氣,亦耐寒,對土壤及環境要求不嚴,所以山區、平原、丘陵等地均可以生長,就是一般的屋前屋後或是較貧脊的土地皆可種植,卻以土地肥沃濕潤及溫暖氣候之下生長較佳。在中國各地皆有見,以江西、安徽、江蘇等地產量較多,但四川、西藏等地亦有種植。

車前草大致可分三種,就是車前、大車前和平車前,顏色及形狀稍有不同,以車前最多見,種子4-9顆,略呈橢圓形,黑褐色,花期於6-9月,果期在7-10月。夏季採收,洗去泥土,曬乾便可作藥用。

車前草性甘寒,無毒,入肝、脾二經,有利水、清熱、明目、袪痰,治小便不通、目赤腫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喘、皮膚潰瘍等症。

車前子名氣更盛

現代研究發現,車前草含有車前黏多醣、琥珀酸、膽鹼、維他命B等,全草含車前,有利尿消腫,利水洩熱,清肝明目等作用,對關節滑膜炎症(Synovitis)亦有幫助。主治腎炎水腫、小便不暢、泌尿系統結石及感染、胃熱腸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支氣管炎及急性結膜炎。

雖然車前草在百草茶內佔一席位,亦是常用藥材,但論名氣卻遠不及車前子。車前子是車前、平車前的乾燥種子,在夏秋兩季種子成熟時採收,曬乾後揉出種子,除去雜質,收藏時切記防潮。另外,亦有鹽車前子,就是把車前子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種子膨脹鼓起,灑上鹽水再炒,然後取出晾乾。《本草綱目》有載:「凡用車前子,須以水淘洗去泥沙,曬乾。入湯液炒過用;入丸、散,則以酒浸一夜,蒸熟研爛;作餅曬乾,焙研。」

宜男宜女藥

車前子在中國古醫書內多有記述,而且男女皆宜。《名醫別錄》:「男子傷中,女子淋瀝,不欲食,養肺強陰益精,明目療赤痛」。《藥性論》:「能去風毒,肝中風熱,毒風沖眼目,赤痛障翳,腦痛淚出,去心胸煩熱」。

記述較詳盡的《本草經疏》謂:「車前子,其主氣癃、止痛,通腎氣也。小便利則濕去,濕去則痺除。傷中者必內起煩熱,甘寒而潤下,則煩熱解,故主傷中。女子淋漓不欲食,是脾腎交病也,濕去則脾健而思食,氣通則淋漓自止……腎氣固即是水臟足,故明目及療赤痛。肝腎膀胱三經之要藥」。

《本草匯言》:「車前子,行肝疏腎,暢鬱和陽,同補腎藥用,令強陰有子;同和肝藥用,治目赤目昏;同清熱藥用,止痢疾火鬱;同舒筋藥用,能利濕行氣,健運足膝,有速應之驗」。

選方

車前子丸

源於《聖濟總錄》,由車前子、決明子、黃連、藍實、黃芩、玄沙參、瞿麥穗、地骨皮、秦艽、蕤仁組成。功能治熱毒眼暈、白翳復瞳。

車前子散

以車前子散入藥而成的選方相當多,不同的配伍有不同的治療功效,《太平聖惠方》及《聖濟總錄》均有方劑,有治小兒伏暑吐瀉,或治肝腎俱虛,眼常昏暗,視物不明,迎風有淚。以車前子配木通的「車前木通湯」更可治膀胱熱結,小便不利。載錄於《醫宗金鑑》的青葙丸,主治肝虛積熱,眼目紅腫,視物昏暗,澀目難開等症,就是以車前子、青葙子、絲子、五味子、生地黃、黑參、防風、柴胡、澤瀉、細辛、茯苓組成。

忌用

車前子性寒涼,不是人人可服。《本草經疏》:「內傷勞倦、陽氣下陷、皆不當用,腎氣虛脫者,忌與淡滲藥同用」。《本草匯言》:「腎虛寒者尤宜忌之」。可見內傷疲勞或虛弱者忌用,使用時應諮詢中醫師意見。3

洋車前子

坊間健康補充劑中有洋車前子,與中藥車前子功效並不相同。

洋車前子原產於伊朗和印度,由於洋車前子種皮是相當優良的膳食纖維,纖維含量高達87%,故此多會研成粉末,因為含有纖維、果膠、木質素等可溶性及不可溶性兩類纖維素,具有吸水性,可清腸軟便,預防便秘。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1998年准予洋車子的食品聲稱,含洋車子食品可在商標聲稱含有洋車子成分,在作為低脂低膽固醇飲食時,可以降低冠狀心臟病的風險。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