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1+7營養標籤
香港政府規定所有預先包裝食物的營養標籤聲稱必須符合特定的條件,更必須列出最少「1+7」種營養資料。現時我們到超級市場購物時,不難發現消費者都很用心地研究包裝紙上的蠅頭小字,但究竟看懂了多少?營養標籤究竟發揮了甚麼意義?
香港政府規定所有預先包裝食物的營養標籤聲稱必須符合特定的條件,更必須列出最少「1+7」種營養資料。現時我們到超級市場購物時,不難發現消費者都很用心地研究包裝紙上的蠅頭小字,但究竟看懂了多少?營養標籤究竟發揮了甚麼意義?
薑黃(Curcuma)原產於孟加拉、印度、南亞、中國的四川、廣東、雲南、台灣及印度群島等地。自古以來,薑黃在亞洲地區已被不同的民族廣泛應用為天然植物藥材、食物的調味劑、香料、黃色染料及防腐劑。
原花青素(Oligo Proanthocyanidin,OPC)是植物中一種色素成分,廣泛存在於不同種類的植物中。從化學結構來說,原花青素是歸屬於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s),多酚類(Polyphenolics)的一種;科研報告指出,它是當今最有效的抗氧化劑。
近年腸癌個案日增,清理腸道成為健康的重要事項,因此,無論使用藥物或是一些坊間流行的整腸方法都大有市場,整腸藥物、排毒丸舉目皆是。要腸道健康,當前要務是吃得健康,若是吃得不算太健康,多吃一點食物纖維,對清理腸胃也有功效。
人體有一套清除自由基的防禦機制,利用不同的酵素作為抗氧化劑,幫助身體去消除體內多餘的自由基。為了維持這套機制正常的運作,我們必須從天然的食物、維他命或是補充劑中吸收製造體內抗氧化酵素的營養及成分,用作活化防禦自由基的功能。
雖然適量的自由基對人體有益,但是大量自由基不斷在我們的周圍環境及身體內產生,內外夾攻我們的組織與器官,會令身體的組織老化,引起身體內系統生理功能退化;又或是令組織破損,引起發炎,繼而增加衍生癌症的機會,對身體帶來不可估計的禍害。
活躍的自由基廣泛地存在於大自然或人體之內。自由基為了穩定最外層原子團的未成對電子,會不斷到處搶奪其他物質的電子,在奪取電子的過程中往往造成破壞,使其他物質變成另一個自由基,而過程中所產生的一連串化學反應,稱為「氧化現象」。
癌症患者除了要接受多種治療之外,更因為治療帶來的種種副作用,面對著胃口日減,身體抵抗力日差的情況。體質愈壞,往往使病者的療程不能繼續,為免削弱病人的抵抗力,醫生建議病人吸收多種營養以增加與病魔周旋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