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要药 白芥子利气豁痰

0
5546
views

进入夏季,又是接受「三伏天灸」的日子。进入夏季,又是接受「三伏天灸」的日子。天灸其实是药灸,有些人贴在身上甚至会长水泡,这些药物中最重要的一种成分为白芥子。

过敏性鼻炎的病人或会选择做「三伏天灸」来预防入冬时发病,三伏天灸的概念是冬病夏治,须在夏至时候的三个伏天进行。天灸并非针灸,而是药灸,选用的药物配方在不同的医师手上或有出入,但白芥子与细辛却几是必然的用药选择,香港医管局中医部选定的三伏天灸药物为白芥子、延胡索、制甘遂、细辛……,其中白芥子的用量比例更是其他药物的一倍。  

白芥子是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虽然是传统中药,但白芥子的原产地却是欧洲,早在唐朝以前已经传至中国。在中国较西北的城市,如辽宁、新疆、山东、山西、四川、云南等地方多有栽种。  

白芥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粗叶大,花期在4-6月,果期6-8月,一般待果实成熟后晒干,打下种子,就是中药白芥子,亦可炒至金黄成制白芥子。白芥的种子可以药用,至于白芥的茎叶,医书认为「动风动气,有疮疡痔疾便血者俱忌」。同一株植物,并非全株皆有相同药效。  

在「芥」这个科目上,品种很多,《唐本草》 :「芥有三种:叶大子粗者,叶可食,子入药用;叶小子细者,叶不堪食,子但作兖;又有白芥,子粗大白色,如白梁米,旧云从西域来。」药用上,除了白芥子,还有黄芥子。黄芥子与白芥子虽皆为芥子,然白芥子气锐走散,能通经络而利气机,豁寒痰,散寒结,消肿痛之功强于黄芥子;白芥子偏走上焦肺,黄芥子兼顾中焦之胃。同中有异,各具特色。《药品化义》:「白芥子横行甚捷……通行甚锐,专开结痰,痰属热者能解,属寒者能散。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在四肢两胁,非此不通。若结胸证,痰涎邪热固结胸中及咳嗽失音,以此同苏子、枳实、瓜蒌、杏仁、芩连为解热下痰汤,诚利气宽胸神剂。」  

白芥子亦称为辣菜子,气微,味辛辣,性温,味厚气锐,粉碎湿润后,有特殊的辛烈味,以粒大、饱满、色黄白者为佳。中医认为辛温无毒,归肺经、肝经、脾经、胃经及心包经,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

古文献论述

  • 《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痺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 《药性解》:「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下气,止翻胃,消疟癖,辟鬼邪,驱疰气,除皮里膜外痰涎。」
  • 《得配本草》:「辛,温。入手太阴经气分。通经络,散水饮,除疟癖,治喘嗽。痰在胁下皮里膜外,非此不达。」
  • 《增注本草从新》:「辛温入肺,通行经络。发汗散寒,温中开胃,利气豁痰。消肿止痛,治咳嗽反胃,痺木脚气,筋骨诸痛。
  • 《名医别录》:「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白芥子的化学成分,包括芥子油、脂肪油、芥子碱、芥子及多种氨基酸,小剂量可引起气管分泌反射性增加,有祛痰作用,白芥子经过水解后产生白芥子油,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令皮肤充血、发泡,有刺激抗菌作用。芥子粉使唾液分泌及淀粉活性增加,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分泌,大量使用可引起呕吐。  

白芥子有祛痰作用,中国有临床研究发现,使用白芥子配延胡索、甘遂、细辛等制剂,以生姜汁调敷大椎、双肺俞、双膏盲、双肾俞、膻中等穴治鼻炎,有效率接近九成(近似天灸疗法)。  

因白芥子入肺,对袪痰治咳有效,故成为治呼吸系统的常用药,亦是三伏天灸的主要用药。白芥子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可以煎汤内服,又可入丸、散,亦可外用、研末调敷。

常用选方

治大人小儿痈肿

出处:《千金方》
制法:芥子末,汤和敷纸上贴之。

治关节炎

出处:《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制法:芥末,醋适量。将芥末先用少量开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再盖一层纱布,贴敷痛处。3小时后取下,每隔3-5天贴一次。

治高年咳嗽

出处:《韩氏医通》

「三子养亲汤」

制法: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煮作汤饮。

禁忌  

白芥子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容易过敏者不宜。使用时用量亦不宜过大,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现代研究,其不良反应为白芥子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充血、灼痛,甚至发泡,内服过量可引起呕吐、腹痛、腹泻。

  • 《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
  • 《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久嗽者忌用。」
  • 《东北药植志》:大量用可作麻醉剂。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