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林佑(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
Posts by Donna Poon:





港大研抑制劑減中風後血腦屏障破壞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型脂肪酸結合蛋白(A-FABP)可加劇破壞血腦屏障,令缺血性中風的後果惡化,研究亦證實A-FABP在缺血性中風後的恢復期中扮演著負面的作用。


港大引入機械臂關節置換術
關節置換雖能有效改善嚴重關節炎患者的生活質素,然而,臨床結果和存活率很大程度取決於手術技術和精準度。香港大學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引入機械臂關節置換技術,成為首家在公立醫院利用機械臂技術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的機構。

鞏固4大支柱 延緩認知障礙
有醫生指,認知障礙症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可謂到受「雙重」打擊,因患者不敢外出,或被禁足家中,有機會令病情惡化。認知障礙症患者情況轉差可能會忘記疫症存在,外出忘記戴口罩而令感染風險增加。

Remdesivir不足以治新冠肺炎
天氣轉熱,新冠病毒疫情開始降溫,研究人員最終亦發表了關於治療新冠肺炎明星藥Remdesivir的研究數據,雖然美國FDA建議在病重的新冠狀病毒患者中使用,但研究指,僅憑這種藥物不足以幫助患者。
黃斑前膜扭曲影像!
雖然眼睛對我們很重要,但我們對眼科疾病其實認識不多。來來去去都認識近視、遠視、弱視、斜視和白內障,因為人口老化的關係,青光眼、黃斑病才開始被更多人認識。但,你知道甚麼是黃斑前膜嗎?
研究發現
新冠病毒更易感染呼吸道及眼睛
香港大學醫學院發現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比2003年的沙士冠狀病毒(SARS-CoV)更易感染人類的呼吸道及眼睛,研究結果已發表於醫學期刊《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PrEP 實現零愛滋?
愛滋病,一個常被冠以標籤的疾病,社會大部分人對愛滋病的態度都是不聞不問,敬而遠之。事實上,對於愛滋病毒,現時已有預防藥物,除了國際研究證明有效,香港亦有研究正在進行使用預防藥物的效果。零愛滋的日子,或許已經距離我們不遠!
聯合治療增HER2轉移性乳癌存活期
FDA批准Tucatinib與化學療法Trastuzumab和Capecitabine聯用於治療無法通過手術切除的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或是不能以手術移除腫瘤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包括大腦),且已經接受了一種或多種治療的患者。
Remdesivir緊急使用許可治新冠肺炎
自新型冠狀病毒流行以來,抗病毒藥Remdesivir一直被全球寄予厚望,更被稱為治療新冠肺炎的解藥。經過多國初步測試,認為Remdesivir可縮短患者的康復期,但對死亡率則沒有明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