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也可測新冠病毒

0
2341
views

中大醫學院證實新冠肺炎患者即使沒有腸胃不適症狀,腸道及糞便都發現活躍的新冠病毒,而即使康復者呼吸道樣本偵測不到病毒,患者糞便內的新冠病毒仍可複製及具傳染性。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

了解新冠病毒在患者腸道內的活躍程度及傳染性,中大醫學院在2020年2-4月期間,跟進了15名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本地新冠患者,檢測及跟進他們的糞便樣本。研究發現患者即使沒有腸胃不適情況,但當中近半數病人的糞便樣本都帶有新冠病毒。有3名患者更是在呼吸道樣本已偵測不到病毒的6天後,糞便樣本仍驗出帶有具傳染性及可複製的新冠病毒。

患者腸道較多病原體

研究團隊亦發現,糞便樣本內病毒傳染性較高的新冠患者的腸道微生態都有較多病原體和較少能製造「短鏈脂肪酸」益菌的特點。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指出:「今次研究結果證實,新冠患者即使沒有腸胃不適症狀,甚或康復後,腸道仍帶有活躍的新冠病毒且具傳染性。因此患者在出院後仍必須作健康監測及跟進,避免出現經糞便傳播新冠肺炎的機會。由此,清除患者腸道內的病毒及改變其腸道微生態,將會是治療新冠肺炎的新方向。」

中大醫學院較早前的研究已發現不論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其糞便樣本均帶有新型冠狀病毒,中大醫學院自2020年3月29日起為機場回港的兒童及有需要人士提供糞便檢測,由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負責進行有關的病毒檢測及化驗程序,並向衛生署提交結果。截至8月31日止,已完成2,128個糞便樣本測試,並識別出6名新冠肺炎兒童確診患者,陽性比率為0.28%。

適合口鼻採樣困難

由於早前澳門一名9個月大女嬰做口咽拭子採樣核酸檢測時,懷疑誤吞折斷的取樣棒。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教授指出:「嬰兒糞便中病毒量較成人高出多倍,病毒水平相當於成人呼吸道樣本,病毒排放時間亦較長。糞便樣本容易收集,採樣過程安全及非入侵性,而且準確度高,是嬰孩、幼兒及其他難以採集呼吸道樣本人士的有效及理想檢測辦法。」

為提升本港新冠病毒檢測量,中大醫學院獲政府支持增加化驗設備及人手,於9月7日啟用,預計每天可提供高達2,000個樣本檢測。除呼吸道樣本外,中大醫學院亦會專注於大便檢測,透過衛生署向特定群組收集糞便樣本,包括從高風險地區回港或屬於高風險的嬰孩及兒童,以及收集痰液或鼻咽樣本有困難人士。並繼續聯同衛生署向特定群組收集糞便樣本,希望可協助找出「隱形個案」,盡早堵截,防止病毒在本地社區擴散。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表示:「在本地個案中,我們發現不止一名患者在鼻咽拭子及痰液檢測均為陰性的情況下,卻在糞便樣本檢測出新冠病毒而確診。可見糞便檢測是可靠及有效的方法,特別適合嬰幼兒及身體不適合作鼻腔或咽喉採樣人士。一些國家機構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亦正與我們接洽,進一步了解糞便檢測的細節和安排。」

中大醫學院並繼續聯同衛生署向特定群組收集糞便樣本,希望可協助找出「隱形個案」,盡早堵截,防止病毒在本地社區擴散。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