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術為慣性流產檢測遺傳病因
慣性流產對希望生育的夫婦造成莫大困擾,有部分個案因醫學技術限制一直無法找到流產原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成功研發全基因組測序技術ChromoSeq,為經歷慣性流產的夫婦提供遺傳病因診斷。
慣性流產對希望生育的夫婦造成莫大困擾,有部分個案因醫學技術限制一直無法找到流產原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成功研發全基因組測序技術ChromoSeq,為經歷慣性流產的夫婦提供遺傳病因診斷。
香港大學醫學院與中國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發現基因突變是導致患上腕管綜合症(滑鼠手)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揭示了過去未被發現的發病機制,為研發新的預防和治療方案指引了方向。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近發表研究,基因GPR18可有助預測九種癌症的存活期,同亦提出以免疫細胞B細胞作為癌症預後的新觀點,研究結果已在國際科學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Nature》發表。
新冠病毒在香港發展至第三波,人心惶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統計學方法,分析可能造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結果顯示,糖尿病有機會是感染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