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膠機械人治顱內腫瘤
港深聯合團隊在SIAT-中大機器人與智能系統聯合實驗室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械人,於顱內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
港深聯合團隊在SIAT-中大機器人與智能系統聯合實驗室成功研發全球首個磁控血液凝膠纖維機械人,於顱內腫瘤治療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發表。
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症後,究竟對預期壽命有甚麼影響?實際情況很視乎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及病後的照護,所以沒有很一致的預期壽命判定,由於阿茲海默症通常是潛伏一段時間才會被確診,醫學界一般預測是由確診至離世大約是15年左右。
中大醫學院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完成一項全球炎症性腸病流行病學研究,揭示世界各地可依循四個流行病學階段觀察其地區的炎症性腸病流行情況及演變。有助各地政府及早為炎症性腸病所帶來日益增長的醫療負擔規劃對策。
中大團隊發現,亨廷頓舞蹈症患者大腦中PAPD5水平較健康人士升高4.5倍,並產生神經毒性引發神經元細胞死亡,若抑制PAPD5活性可以減輕這些影響,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通訊》。
香港急症室及公營醫療收費是否太過便宜,便宜到令不少人濫用?事實上醫療浪費不單急症室,其他如藥物、檢查等等,都存在不少問題,加價只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如何堵塞漏洞,醫管局高層的袞袞諸公,還須多用點腦筋。
白蝕症影響本港約1%人口,估計香港至少有約70,000名患者。研究指,患者平均需要 2.4年才確診,而且治療過程屢屢碰壁令他們失望放棄,繼而引發情緒病,令白蝕症病人患抑鬱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5倍。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與瑪麗醫院的臨床團隊,率先採用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細胞)治療血癌。為香港引入內地新型細胞治療技術開創先例,未來有望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