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寒涼 食用宜小心

0
5886
views

蘆薈在近十多年間一直走紅於健康食品界,只緣於199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從有益人體健康吸收的角度比較全球植物水果所含的營養價值和有效成分,蘆薈名列第一,從此被譽為21世紀最佳保健食品。

代生活質素提高,食物的角色已經不單單只是為了充飢,更要求有營養價值,人類可以透過食物來達至健康。因此之故,有益於健康的食物愈來愈受到重視。近十多年間,被醫學界發現具多用途的蘆薈由山野雜草變成保健良品,食用價值受普遍推崇。

中外的醫藥資料均有蘆薈的記載,使用方法由外用到內服都有,範圍遍及治療、保健、食用,甚至美容,可見蘆薈的多樣性。

兩大類蘆薈

蘆薈是百合科蘆薈屬多年生草本,品種相當多,已知的有三百幾種,原產於非洲,現時全球也有種植。以用途劃分為食用蘆薈及觀賞蘆薈兩種。食用蘆薈部分可作藥用,而觀賞蘆薈則不可食用。

食用蘆薈主要有翠葉蘆薈(中美洲)、中華蘆薈(中國南方)、上農大葉蘆薈(中國上海農學院從美國引入)、木立蘆薈(日本)、索科特拉蘆薈(也門)及好望角蘆薈(南非)。大部分蘆薈都是只能作觀賞之用,在可食用的蘆薈之中,翠葉蘆薈經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及世界蘆薈協會證實及公認,是藥效成分、營養成分最佳的一種,現時被廣泛利用的蘆薈品種庫拉索蘆薈(Aloe Vera),就是盛產於中美洲庫拉索島的翠葉蘆薈。

歷史悠久

但蘆薈並不是新產物,也不是中美洲獨好。遠至六千年前的埃及已有使用蘆薈的記載,在古中國,亦有應用蘆薈治病,而關於蘆薈的藥用價值和治療,在中醫古書亦有記錄,名稱稍有不同。《藥性論》稱為盧會,《本草拾遺》稱為訥會,《開寶本草》稱為奴會,李時珍把此藥列入《本草綱目》木部,稱蘆薈。

蘆薈喜歡生長於高溫濕潤的氣候,陽光必須充沛,耐旱,怕寒冷積水,對土壤要求不高,在旱土和貧瘠土地上種植會較黃瘦,在肥沃土壤上種植則葉片肥厚。蘆薈種植分布於全球,短莖,葉生於莖頂部而外露於土地上,綠色的葉邊緣長有小刺,葉質肥厚多汁,全年均可採收,花期在2、3月間。按蘆薈的特性,很適合生長於中南美洲及非洲地區。東南亞天氣酷熱,亦適合蘆薈生長,不少香港人在家中陽台種植蘆薈作觀賞植物。

蘆薈的根、葉、花也可藥用,而最具效益及現時最廣泛使用的是蘆薈葉片內的凝膠。蘆薈葉片粗如幼兒手臂,在剝開厚厚的綠葉外皮後,內裡有白中帶點透明的膠質葉肉,根據多個研究報告指,蘆薈含多種特殊成分,主要都集中在這些膠質。不過亦有研究指,葉肉的成分百分之九十九為水,有益成分含量不多。

中國古代醫書亦有記載蘆薈的特性和使用。

  • 《醫方集解》:「惟廣州有來者,其木生山野中,滴脂淚而成,採之不拘時月。」
  • 李時珍《本草綱目》認為蘆薈主治濕癬及小兒脾疳。「蘆薈乃厥陰經藥也,其功專於殺蟲清熱。」
  • 《開寶本草》:「味苦,寒,無毒。主熱風煩悶,胸膈間熱氣,明目鎮心,小兒癲癇驚風,療五疳,殺三蟲及痔病瘡,解巴豆毒。」  

蘆薈在西方國使用歷史亦長,據說中古時代已有用來消炎療傷,在日本的舊時代,亦把蘆薈用作殺菌、明目、涼肝、除煩、緩瀉的藥物。中醫認為,蘆薈苦寒,入肝、心、脾經,具有清肝、殺蟲、瀉下功能,用於治療便秘、小兒疳積、癬瘡等症。

兩種重要成分

蘆薈主產於非洲及中美洲,在地中海及南美國家因為蘆薈產量多,除了作為消炎殺菌藥品外,更廣泛用於家居清潔、美容、保健及烹調之上。蘆薈能得到重視大抵與現代醫學發現其含有多種有益人體成分有關,現代研究發現蘆薈的成分主要有蘆薈素、蘆薈苦素、蘆薈甘聚醣、葡萄糖醛酸內脂、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11種游離氨基酸,21種有機酸、蔥菎類、酚類、醣類等70多種成分。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蘆薈素(Aloin)及蘆薈苦素(Aloesin)。

蘆薈素

可調節胃部自律神經,增強胃機能,有助防治急性及慢性胃炎及胃潰瘍。蘆薈亦可幫助整腸殺菌,紓緩便秘。因為蘆薈有殺菌功能,可作消炎之用,提高人體自愈能力,促進皮膚結締組織恢復健康,故此對燒傷和燙傷均有療效,亦因此而成為護膚及防曬的美容用品。因為種種好處,很多重視健康的人都喜歡使用或是進食蘆薈產品,其中蘆薈汁曾經大行其道。不過,英國有研究指蘆薈汁內的蘆薈素會導致孕婦流產,而過度飲用易致腸胃不適,婦女如在懷孕期,並不適宜使用。

蘆薈苦素

1980年11月,日本愛知縣癌中心研究所發表關於木立蘆薈的研究,發現木立蘆薈含有的蘆薈苦素有抑制腫瘤效果,雖然效果只是很輕微,但是,在醫學界一直被腫瘤牽著走的時期,些微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發現都足以引起極大關注,蘆薈因而一躍而成健康明星。特別需要留意是,不同地方、不同季節採收的蘆薈,其成分或礦物質含量都會有一定的差異。

蘆薈的影響

蘆薈在中國傳統草藥史和西方文化都有重要分量,雖然對人體有正面幫助,但也有負面作用,使用蘆薈必須謹慎。

  • 蘆薈素會引起腹瀉,哺乳期的女性吃蘆薈可能間接使嬰兒產生腹瀉,必須慎用。
  • 研究證明蘆薈素可擴張血管,或會影響子宮或骨盆腔充血而有流產之慮。
  • 蘆薈苦寒,屬涼性食物,體虛多病或是女性於月經期間及產後復原期,不宜食用。

使用要點  

蘆薈可內服也可外用,外用方面最主要是看有沒有過敏反應,有過敏史的人應小心使用。香港一些提供鮮榨果汁的店子,通常都會有鮮榨蘆薈供應。不過,台灣曾經發生過飲新鮮蘆薈帶皮榨汁後引起肝腎衰竭案例,至於是由蘆薈汁導致還是因個人體質問題而引起病變仍未清晰,食用蘆薈應注意以下幾點:

  • 認清品種 —— 上文已經提及,蘆薈分食用和不能食用兩大類,不是所有蘆薈都可以進食,特別是在花檔中買回家種植的盆栽,多是不能吃的品種。
  • 榨汁要去皮 —— 蘆薈葉的綠色外皮含大量蘆薈素,容易刺激腸胃系統,造成腸絞痛。鮮蘆薈汁最好去皮才榨。
  • 不宜長期使用 —— 長期大量使用有可能產生副作用,蘆薈使用量在9-15克便可能發生腹瀉、腹痛、蛋白尿等中毒現象。德國藥品管理局規定,蘆薈只能短期用於紓緩便秘,不要連續服用超過兩周以上,以免產生慢性毒性肝炎。
  • 注意安全 —— 若是在家中食用新鮮蘆薈,或是自行處理,應確定使用的是可食用蘆薈。
  • 不要相信偏方 —— 坊間有許多使用蘆薈的偏方,說有防癌清肝功效,患病者使用時請務必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熟蘆薈減寒涼

蘆薈性寒,是很好的清熱解毒食品。有些人以為蘆薈可以治肝病,其實蘆薈只能幫助清除宿便及清肝解熱,治療肝病還須其他藥物輔助,單一味蘆薈是不可能達到治病的效果。中醫認為,早晨起床覺得口苦或有消化不良的感覺,可以吃點蘆薈解毒,但症狀改善後便須停止。如果體質虛寒的人,可在蘆薈中加些蜂蜜或把蘆薈煮熟,緩和蘆薈的寒性。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