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中药里,不乏适合女性使用的补血药,如当归、鹿茸之类,除了补血药,亦有一些可疏肝理气。能够调经止痛,有抗菌能力的香附,被称为女性仙药,虽然有点夸张,但就其功能而言,亦堪称良药。
香附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虽是中药材,却并非中国独有,日本、爪哇、印度等地皆有见,就是远至埃及、土耳其、伊朗、法国,甚至南美的委内瑞拉也有出产。在中国,主产于广东、河南、浙江及山东等地,其中以山东出产的东香附及浙江出产的南香附品质较佳。
制香附
香附又称为雷公头、香头草,最常见是称为香附子。所以,香附子与香附其实是同一种药材而不是香附的果实或种子。香附喜欢生长在山坡草地或水边湿地,于春夏开花,果期在7-11月。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秋季采挖根茎后,用火(火燎法)除去须根及鳞叶,然后再以不同方法炮制。
很多中药都分生制及炮制,而制过的药物往往会产生更多样的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香附分光香附、香附米、香附炭、酒香附、醋香附、四制香附等等,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 光香附 —— 火燎除去须根及鳞叶后放在沸水中煮或是放于蒸笼蒸透,取出之后晒干。
- 香附米 —— 不经火燎,将香附放于竹笼中来回撞擦,筛去枝叶杂质,置沸水中略煮后蒸透晒干。
- 香附炭 —— 放于锅内用大火炒至表皮焦黑色,内部焦黄,洒水后晒干。
- 酒香附 —— 香附切碎,加黄酒拌匀焖透,放在锅里以文火加热炒干,再放凉。
功能与归经
香附性辛平,味微苦甘,归肝、脾及三焦经。功能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经痛,经行腹痛,胎动不安。以个大、质坚实,颜色棕褐,香气浓者为佳。
名家论述
香附始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为香附子,《本草纲目》列为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
《本草纲目》:「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盖妇人以血用事,气行则无疾;老人精枯血闭,惟气是资;小儿气日充,则形乃日固,大凡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主药,世所罕知。」
《本草经疏》:「莎草根,治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者,皆降气、调气、散结、理滞之所致也,盖血不自行,随气而行,气逆而郁,则血亦凝涩,气顺则血亦从之而和畅,此女人崩漏带下,月事不调之病所以咸须之耳」。
《汤液本草》:「香附子,益血中之气药也,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气而止血也。又能化去凝血,是推陈也,与巴豆同治泄泻不止,又能治大便不通。」
元代医学家王好古:「香附,凡气郁血气必用之,炒黑能止血,治崩漏,多用亦走气。」又谓是「妇人之仙药」。
现代研究
香附含葡萄糖、果糖、淀粉及挥发油,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拮抗乙胆碱的作用,香附油对金黄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总生物碱、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及降低血压的作用。可解热、镇痛、强心、抗菌,促进消化液分泌,驱除肠道气体,因有雌激素样作用,可抑制子宫收缩;亦有使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腰痛,因可抗菌,有用作治疗扁平疣及寻常疣。
附方
小乌沉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乌药、甘草(炒)、香附。
功能:气不调和所致的心腹刺痛、便血。
香附汤
出处:《染病源流犀烛》
组成:香附、川芎、当归、柴胡及青皮。
功能:水煎服,治怒伤、胁痛。
香附的使用要点
- 《雷公炮炙论》:「采得香附,阴干,于石臼中捣,勿令犯铁,用之切忌。」使用香附,勿使药物接触铁器。
- 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 凡胁肋脘腹胀痛者,可与柴胡、郁金、延胡索、白芍等配伍,以疏肝理气止痛。
- 凡肝气郁滞,经行衍期者,可与当归、川芎、熟地等配伍。
- 凡血热瘀阻,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者,可与赤芍、牡丹皮、益母草、当归等同用,以加强活血调经止痛功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