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譽,但就是吃得太好,生活太過忙碌,香港人不多不少都會有些腸胃不適,慢性胃炎許多時就是飲食不定不節所造成的病症。

沉默殺手高血壓

在香港,統計發現患有高血壓而需要長期覆診的大部分是35歲以上的成年人,而65歲以上的長者,更有一半是高血壓患者,這個沉默的殺手潛伏在我們左右,伺機而出。醫生特別強調高血壓的重要,因為高血壓是心臟病及中風的主要誘因。

高血壓用藥指南

心臟是人體內的一個泵,心肌會自發及有規律地以一收一放的動作推動血液運行全身,為體內各器官及機能提供氧分。當血液泵進動脈血管時,會對血管壁產生一種壓力,稱為血壓。

心包積水 —— 心臟填塞

人物:王先生 年齡:50歲 職業:公務員

硬皮症

硬皮症(Scleroderm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於18世紀首度被提出,硬皮症就是「變硬的皮膚」,是由於皮膚膠原沉澱增加所引起。

兒童濕疹成因與處理法

濕疹不是單一種皮膚病,而是一個普遍常用的名詞,用來形容多種不同病因、不同症狀的發炎性皮膚病。

不要亂食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多不少都要與藥物打交道,大病不用說,就是常見的頭痛、胃痛、肚痛,輕微的傷風感冒,除了會買些成藥之外,也會見醫生打針吃藥。只是,我們都會不問情由,不問藥性,就把藥物往肚內吞,而稍見好轉,又立即自動停藥。究竟醫生給予的藥物,是否可以說停就停呢?

情緒管理方法

不管是慢性病患者或面對不同壓力的「都市人」,經常會產生不愉快的心情,例如:憤怒、恐懼、沮喪、焦慮,甚或會感到抑鬱。這些情緒,好比人生路途上一些崎嶇不平的境遇,有起有伏,這些感受就好像疼痛或疲勞一樣,只是另一種要處理的症狀而已。

認識自己!

有時我們會無端感到人生失去方向,每天營營役役為口奔馳,好像是為工作而生活,不但毫無樂趣,又找不到走出這個困局的方法,以致痛苦莫名。這時候我們便需要讓自己停下來,跟內心對話去認識自己。 中國人常說「人貴自知」,明朝王陽明提出每人心中皆有一股善意,即所謂「良知」,若能「致良知」或對自己作深入分析了解,真誠地面對自己,便能以「良知」去審度這個世界及個人經歷。凡事都從真心的善意出發,內心就變得安詳,而得到稱心滿意的感覺。這與西方觀念強調增加「自知」(Self-awareness)以提升精神健康,是同出一轍的。「自知」是要了解自己的行為及情緒,反省自己與人溝通時遇到的問題與感受,從認識自己而接納自己,繼而接納他人,便可認清人生目標,發揮個人潛能,向著「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的理想境界邁進。 「自知」的重要性 我們怎樣理解這個世界,怎樣看待遇到的經歷,都會影響我們的感受,並且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個人的信念(Beliefs)是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想法及價值觀,這種信念有時只是一種「信以為真」而未經證實的謬誤和不明事實的想法。感受(Feelings)起於信念,而謬誤不實的信念便會導致一些負面的感受,並且由不良的行為表現出來。 例如,一個學生考試不合格,他有很負面的信念,認為這一次考試不合格會導致一生失敗,而因為這種信念,導致這位同學有很大的挫敗感,覺得前途盡毀從而產生自殺念頭。反過來說,假如這位同學認為這一次考試不合格是一個機會,給他知道自己的學習有需要進步的地方,他覺得不開心,但他繼續努力去學習,而不是放棄自己。這例子說出信念和感受兩者之間的關係。若我們能認識自己,是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自己行為。 一個有助於明白甚麼是「自知」的模式是「心靈窗子」(Johari Window)註,如下圖所示:   自己知 自己不知 他人知 開放區 盲區 他人不知 秘密區 未知區   心靈窗子(Johari Window) 左上方「開放區」是代表自己知及他人知的信念及感受。例如:你不喜歡同事開會時遲到,這是你和你的同事們都知道的。 左下方「秘密區」,代表自己知道的信念及感受,但卻故意地、有意識地隱藏起來不要別人知道。秘密區的存在是因為自己害怕,如果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時,自己會受到拒絕。 右上方區域是「盲目區」,代表他人注意到但自己卻是模糊不清的信念及感受,因為此信念及感受一旦被察覺,可能會導致焦慮,然而,自己的行為卻顯示出這些信念及感受。別人注意到,但自己卻察覺不到。 右下方區域「未知區」是代表深深埋藏在個人潛意識裡的信念及感受,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這裡也包括自己的潛能。 以心靈窗子為模式,認識自己的目標是減少「秘密區」及「盲目區」,從而擴大個體的「開放區」。令更多的信念及想法為他人所知。這有兩個好處 —— 增加自我認識及自我坦誠,使自己更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也更能了解別人對自己的反應。 對自己及他人隱藏信念及感受常耗費精力,因此增加自我認識及自我坦誠就能節省精力,使精力更適當地運用於其他方面。假如願意的話,人人都能提升對自己的認識。 如何認識自己? 首先需要有意願去探索自己的行為。要擴大「開放區」,要常聆聽自己,在不同情景中觀察自己思想行為,並辨認個人信念及感受怎樣影響行為。要縮小「秘密區」,可多作自我表白。自我表白即是開放自己,將秘密區裡的事搬到開放區,這能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要縮小「盲目區」,要常聆聽他人和從他人身上學習,從了解他人而更加了解自己,但自己要願意接受他人意見。 也可擴展個人的經驗,這是有目的地選擇參與一些不熟悉的活動,並仔細地注意自己對這些活動的反應。因為我們維持信念的方法之一,乃是把經驗限制在我們熟悉與既知的事物上。然而,當接觸一些新的事物時可引導自己重新自省信念,改變感受。亦可尋找新經驗以測試新的信念及感受。 當「開放區」擴大之後,我們就可更加了解自己所追求的是甚麼,也更容易與周圍的人相處,帶來充實而喜悅的人生。3 註: 心靈窗子(Johari Window) 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是自我坦露與反饋經驗的工具。Johari 是從創始人Joe Luft和Harry Ingham兩個人的名字中截取而來。

雪櫃不等於藥櫃

許多人都有個慣性,就是看完醫生後,把藥物存放在雪櫃內,又或把吃剩了藥物存放在雪櫃內,留待下次生病時再用。究竟藥物放在雪櫃內是對還是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