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胃免胃痛

因為壓力大,現代人幾乎不可避免地出現腸胃不適,或因消化不良,或因幽門螺旋桿菌。胃,看似甚麼都能消化,而當承受壓力時,卻是首當其衝!

推動減少心因性猝死

心因性猝死每年奪走全球數百萬人性命,且成因複雜,醫學期刊《刺針》於荷蘭舉行的歐洲心臟病學大會上成立「減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員會」,提出警惕國際社會的建議,以期在未來十年減少心因性猝死所造成的各種負擔。

認識糖尿足減截肢風險

一項「港人對糖尿足的認知及關注調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1,141名受訪者,除了解港人對糖尿足的認知外,並提升香港社會對糖尿足患者的關注及提升足部健康及護理的意識。

超聲內窺鏡治膽管阻塞

中大研究發現,使用新超聲波內窺鏡引流術治療惡性膽管阻塞成功率較常規治療更高,治療時間亦更短,研究結果已在醫學期刊《Gastroenterology》發表。

代糖可能致癌嗎?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在7月中將其中一種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列入「2B類致癌物」—— 即可能有致癌風險,這個消息把吃了多年阿斯巴甜代糖的人嚇一大跳,究竟致癌風險是甚麼意思??

傷口處理

我們經常會因為跌傷撞傷而造成皮膚表面受損,一般小傷口大多不甚理會,由得它自然痊愈,但若是比較深或大的創面,則應小心處理,免出現發炎紅腫,甚至細菌感染。

1997後香港人口結構的轉變

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各方面都有著不多不少的改變,1998-2019年間,中醫藥復興、沙士、零售業的起伏,是香港西藥業所繼承的殖民地時代遺留的缺陷,以及香港中醫藥所面對的機遇和挑戰。

神經幹細胞有望治療脊髓損傷

港大醫學院和城大聯合研究團隊,培育出具愈合能力的人類神經幹細胞,有望為脊髓損傷治療帶來新機會。研究結果已發表於綜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

經方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或稱癮疹或風疹,皮膚出現色紅或蒼白團狀皮疹,有不定時、不定處、驟起驟退、劇癢、灼熱、刺痛、消退後不留痕跡等特徵的過敏性皮膚病。

法樂氏四聯症

本港每1,000名初生嬰兒中,便有7-8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成因可分遺傳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