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支援改善思覺失調患者治療態度

0
3437
views

思覺失調是一種嚴重精神病,香港每年有2000個新增個案,由於患者怕被標籤化而常自行停藥,令治療成效降低。新近研究倡議患者多與人接觸,更指家人及伴侶的支持,可增加患者服藥的依從性。

覺失調是一種會出現幻覺及妄想的精神疾病,據估計現時香港平均每百人便有2-3名患者,即是全港思覺失調病人至少有15-20萬名。由於思覺失調患者對治療的態度較為負面,常因缺乏適當治療或是抗拒服藥而至疾病復發惡化。

由於思覺失調患者無法意識到自己所經歷的幻覺和幻聽其實是腦部疾病影響而致,所以一向的治療除了給予患者服食藥物外,亦會對患者進行識病教育,讓患者認識自己所患的疾病,但是疾病知識的提供卻不能改善患者對治療的負面態度和行為。由於思覺失調的部分成因與遺傳相關,故此以科學方法解釋疾病的成因更反映出疾病的不能逆轉,從而令市民大眾覺得思覺失調的無可改變,反而增加了歧視。

病人的識病取向

思覺基金於2016年6-10月期間以問卷形式調查了300名思覺失調患者對治療的態度和行為,調查較為特別是探討患者的「識病取向」,簡單而言,就是患者認為自己的思覺失調是由於腦因素(多巴胺分泌問題)引起居多還是心因素(壓力、環境)引起居多,而不同的「識病取向」常會影響患者治療的態度。

調查發現,無論患者腦因取向高或低,對治療均抱有負面態度,而且接近四成人更會自行停藥,反映病人雖然理性地認識自己的病因,卻對治療態度並不積極。

治療可改變疾病

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教授指,其實透過現代科技可以改變遺傳的結果,患者是可以透過治療掌握及改變疾病。

「無論受訪者的病識感高或低,對治療均可能抱有負面態度,顯示純粹靠提供疾病知識,增加患者的病識感不能改善患者對接受治療的負面心態。要令患者對治療保持正面,應讓患者了解腦因取向和心因取向及接受兩者的並存,而更重要的是家人及伴侶支持,可有效幫助患者康復,所以應加強家人與病人間的互相支持。」報告亦顯示,超過八成按時服藥的患者都是得到家人及伴侶的正面支持,建議鼓勵患者與家人多談及病情及治療進展。

事實上,精神病是一種對個人有重大影響的疾病,社會的種種標籤或歧視會令病患者著意隱瞞病情,一般都只願意以較輕度的「情緒病」來交代病情。然而,若思覺失調病患者不願治療而令疾病日趨嚴重,亦是對個人、家人和社會的傷害,這樣一個循環更突顯出幫助患者接受治療復康的重要。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