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患者莫忽視腰骨關節痛

0
1865
views

一項調查顯示,新冠疫情對銀屑病患者造成嚴重影響,三成患者病情因疫情惡化,近四成忽略關節問題,而患者留家抗疫,亦因皮屑脫落問題而觸發與家人磨擦。

銀屑病患者及皮膚科專科醫生成立的「銀屑病把關行動」於2021年4月28日至5月8日進行網上調查,共訪問102名銀屑病及銀屑病關節炎患者,以了解銀屑病患者對共病的認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

「銀屑病把關行動」召集人及香港銀屑病友會主席黎慶坤公布調查,顯示疫情期間約23%受訪者除睡覺及工作外,8成或以上時間留在家;約29%受訪者的病情或症狀轉差,原因是疫情令壓力增加,缺少運動而致關節出現問題,亦有因經常戴口罩及使用酒精等令皮膚變差。56%受訪者表示,疫情增加與家人相處機會,但44%受訪者卻因大部分時間不能外出而與家人磨擦增加。

皮膚科專科醫生盧景勳指,不少患者因疫情而缺乏運動,影響關節靈活性,亦令體重及患共病的風險增加。居家避疫下,患者接觸陽光的機會減少,或使炎症持續;更有患者因避疫沒有覆診,若延誤治療,嚴重可引致關節變形等不能逆轉的情況。盧景勳醫生表示:「疫情下患者更應控制飲食及定期運動,按時覆診用藥。除了與家人多溝通及保持心境開朗,若病情穩定,諮詢醫護人員意見後亦可考慮接種疫苗。」

本港現時有逾兩萬名銀屑病患者,當中約5000人病情屬中度至嚴重。是次調查顯示,受訪者平均患銀屑病20年,逾半受訪者出現「共病」—— 即與原發疾病同時病發的一種或多種疾病,近6成確診銀屑病關節炎。此外,逾9成受訪者知道銀屑病屬免疫系統病,影響皮膚、頭皮及指甲,亦有7成指會影響關節。

皮膚科專科醫生黎亦翹解釋,銀屑病患者的皮膚細胞增生速度較正常快10倍,當底層的細胞被推到皮膚表層時,便會壞死,造成皮膚表面被銀白色鱗屑覆蓋的紅斑。銀屑病一般於11-12歲或50-60歲病發,可影響身體任何部位皮膚,包括指甲、頭皮及手腳掌。黎亦翹醫生補充:「銀屑病相信與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有關,且誘發銀屑病的因素眾多,包括皮膚損傷、感染、飲食和肥胖、情緒或壓力、吸煙、暴露在紫外線下、藥物及酒精等。」

銀屑病關節炎可致關節變形

雖然不少受訪者表示患病多年,但調查指出患者對銀屑病共病的認知仍有待提升。黎慶坤先生引述調查結果:「46%受訪者會主動向醫生報告病況以預防並及早發現共病;而對於腰骨或關節痛等銀屑病關節炎常見症狀,39%患者沒有向皮膚科主診醫生提出,當中有近半患者認為不是皮膚科醫生負責。」而有向皮膚科主診醫生提出有腰骨或關節痛的受訪者中,大部分認為是因銀屑病影響引致。

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出現共病及六成確診銀屑病關節炎,可見銀屑病共病及銀屑病關節炎問題不容忽視。皮膚科專科陳俊彥醫生表示,銀屑病關節炎是一種與銀屑病有關的慢性及惡化性關節發炎疾病,研究顯示,60%銀屑病患者於發病後約5.4年有機會發展成銀屑病關節炎。除了腰骨或關節痛等常見症狀,患者可能出現晨僵、疲倦,難以進行日常活動 —— 如雙手做事或走路均出現困難等,嚴重更可引致永久關節變形,甚至失去活動能力。

銀屑病的治療目標是清除銀屑斑塊,令患者的皮膚達至與一般人無顯著分別,即光滑皮膚(Clear Skin)。歐洲藥物管理局(EMA)早前重新定義「成功治療」的目標:為銀屑病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soriasis Area Severity Index,PASI)達至PASI 90或更佳,即治療後患者情況有90%改善。

現時治療銀屑病方法普遍有外用藥物、照光治療、口服系統性治療及生物製劑,部分生物製劑能達PASI 90或更佳的反應。然而,全面治療不只著眼於皮膚,還要處理肉眼看不見的症狀,如關節及脊柱症狀。高達70%銀屑病關節炎患者會出現炎性背痛,可影響活動能力,如沒有適切治療,患者頸椎,以至身體的活動能力均會顯著下降。皮膚科專科陳俊彥醫生指:高達70%銀屑病關節炎患者會出現炎性背痛(Inflammatory Back Pain),可能會影響活動能力。

勿忽視腰背痛症狀

患銀屑病關節共病若延遲診斷及治療,可引致關節變形及失去活動能力,皮膚科專科醫生為患者第一線把關,很可能最先發現銀屑病共病症狀。「銀屑病把關行動」呼籲患者應向皮膚科專科醫生報告任何症狀,包括腰痛或關節痛問題,亦應及早進行銀屑病關節炎篩查及相關共病檢查,盡早開展適當治療,控制病情,減低共病風險。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