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處理排泄物防新冠狀病毒傳播

0
1805
views

新型冠狀病毒一直被認為主要透過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今年二月,已有研究在患者的糞便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認為糞便可能也是病毒傳播的方式。

港大學醫學院外科和兒童與青少年科學系的研究人員與武漢當地醫療團隊合作,就244名在2020年1-3月內大部分在武漢閉城期間,於當地被診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SARS-CoV-2)的兒童,進行流行病學趨勢研究,並集中比較當中出現胃腸道(Gastrointestinal,GI)症狀與沒有胃腸道症狀的受感染兒童之臨床特徵。

研究顯示,在所有(244名)受SARS-CoV-2感染的兒童中,有13.9%出現胃腸道症狀(根據其他研究,成人的有關比例為11.6%),而年齡較小的兒童(少於兩歲)比年齡較大的兒童更容易出現胃腸道症狀。另外,研究團隊又特別對105名病童的糞便樣本進行「即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發現在大約35%的樣本之中可以檢測到SARS-CoV-2。當中,有出現胃腸道症狀的病童,與沒有任何胃腸道症狀,甚至完全無症狀的病童相比,糞便樣本中檢測出SARS-CoV-2的比率差別不大,均是一致性地偏高。

帶領今次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小兒外科分部主任兼臨床副教授黃格元醫生表示:「最近有其他在糞便樣本中通過電子顯微鏡檢測到活SARS-CoV-2的發現,以及在患者洗手間中檢測到SARS-CoV-2濃度升高的報道,我們這項研究進一步確認SARS-CoV-2經排泄物傳播的可能性。在處理所有病童的排泄物時,無論該病童有否出現胃腸道症狀,均需要做好預防感染SARS-CoV-2的防護措施。同時,公眾也應時刻保持警惕,以防經病人的排泄物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是項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小兒外科分部主任兼臨床副教授黃格元醫生領導,團隊成員包括臨床助理教授鍾浩宇醫生、小兒外科講座教授譚廣亨教授;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導師蔡宇程醫生、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系主任兼臨床教授陳志峰教授;藥理及藥劑學系系主任黃志基教授。項目並得到武漢兒童醫院及武漢協和醫院團隊協助,研究亦於醫學期刊《Gut》發表。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