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似乎已到了我們不能逃避,亦無法不面對的境地,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更揭示了氣候暖化令地表臭氧污染惡化,增加了人類死亡機率。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課程戴沛權教授的最新研究結果揭示,在過去數十年,單單是中國的氣候暖化,已令地表臭氧污染惡化,以致每年因呼吸病症死亡的人數大幅增加。
有機化合物形成更多臭氧
戴沛權教授及其博士後研究員符瑜博士,透過先進的計算機模型,結合氣候及以衛星觀察地面的過往數據,模擬複雜的大氣化學與空氣污染物的形成,發現在過去30年,中國及周邊地區的氣溫於夏季時最高提升達攝氏3度,令夏季地表臭氧濃度增加2-10 ppbv(parts per billion by volume,即十億分之一體積),原因是植物在高溫下排放出更多的有機化合物,而當這些有機化合物結合化石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氮氧化物,便會形成更多臭氧,導致因長期吸入臭氧引致呼吸病症而過早死亡的人數上升。
一般來說,植物會透過葉氣孔吸收更多臭氧從而減低部分氣候暖化及工業排放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茂盛的植物生長可令夏季臭氧濃度減少4ppbv。然而,戴沛權教授亦發現,華南地區的植物在過去30年所排放出的有機化合物卻遠高於中國其他地方,而大量有機化合物會結合工業及汽車所排出氮氧化物產生大量臭氧,抵銷了植物原先吸收臭氧的效用,令臭氧濃度上升。亦即是說,要是植物所排放的有機化合物過高的話,反而會形成更多臭氧。
影響香港
若是工業及汽車所排出的氮氧化物濃度持續高企,在氣候變暖植物增加產生大量有機化合物的雙重效應下,華南地區及香港將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臭氧污染。可見除工業排放之外,氣候變化對中國人口的健康亦有重大損害。
戴教授說:「所有人都知道,工業活動是導致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而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的氣候暖化在過去數十年可能已加劇了空氣污染,並對人類的健康有直接的影響。我們今次只是針對空氣污染受氣候暖化的影響,若然加入探討頻密的極端酷熱天氣對健康的影響,例如,造成中暑,人類對氣候變化所要付出的真正代價可能更大。未來控制空氣污染的政策,必須將氣候及生態系統的影響納入考慮因素之內。」
戴教授亦指出,珠江三角洲的未來氣候暖化及土地使用改變,亦可能對香港的臭氧空氣污染有所影響,令政府保障香港公眾健康的工作更加複雜。
規管化石能源
如何可減低臭氧污染?
戴教授說:「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透過加緊規管,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和提升化石能源使用的效率,尤其是在汽車使用方面,以減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事實上,氮氧化物亦是懸浮粒子的來源,所以相關的規管亦可減低懸浮粒子污染。」
這是首個展示氣候及生態系統經過多年的相互作用及變化後,對空氣質素及中國人口健康帶來影響的研究。有關研究結果最近於國際科學期刊 ── 《大氣化學與物理學》發表,並成為重點文章,題為「1980年至2010年期間,氣候及土地覆蓋變化對對流層臭氧空氣質素及東亞人口公眾健康之影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