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影像」篩查華人阿茲海默症研究展開

0
3074
views

有研究指,治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俗稱「老人認知障礙症」,須在患者發病初期開始才有效,然而,現時本港能夠診斷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檢測並不普遍。中文大學與養和醫院合作展開「早期阿茲海默症篩查研究」,探討華人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Biomarkers)作認知障礙症檢測。

年中大研究發現,本港70歲以上長者每10人便有1名認知障礙患者,而85歲以上則每3人便有1名患者。患者中只有十分一人曾經求醫或已確診。

認知障礙症患者超過一半成因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的腦部會積聚不正常的物質 —— 澱粉狀蛋白(Amyloid Plaques)及神經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導致腦細胞逐漸死亡,從而引致漸進式的認知退步。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主任莫仲棠教授表示:「有研究指,抑制澱粉狀蛋白或能防止認知能力進一步下降,關鍵在於患者須在很早期,例如在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階段接受治療才有效。愈早發現,我們便可以愈早介入治療,從而減慢甚至遏止病情繼續惡化,減輕病人及家屬的痛苦。」

尋找華人專屬的生物標記

現時,診斷早期阿茲海默症需要使用澱粉狀蛋白 —— 正電子腦掃描(Amyloid-PET Scan),或通過腰椎穿刺提取腦脊液進行檢測。不過此等檢測方法不普及並具入侵性。有見及此,中大腦神經科團隊希望透過開展「早期阿茲海默症篩查研究」(SEEDS Study),通過視網膜影像技術及血液測試,尋找及確認以篩查華人獨有的阿茲海默症生物標記,以開拓新的檢測方法。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張艷蕾博士解釋:「視網膜是中樞神經的延伸,讓我們可透過眼睛這個『窗口』去觀察腦內血管和神經退化的損害。我們已成功研發及應用不具入侵性的視網膜影像技術來獲取生物標記,協助了解眼和腦內的血管及神經病變。而透過是次SEEDS研究,希望更進一步了解早期血管功能障礙及腦神經創傷對認知障礙症的病理影響,以助篩查阿茲海默症及早期認知障礙症患者。」

「早期阿茲海默症篩查研究」現招募100位年齡介乎50-80歲人士參與,包括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嚴重阿茲海默認知障礙症患者及認知功能正常人士。參加者將進行各項臨床檢測,包括由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進行的認知能力測試、血液測試、腦部磁力共振掃描和視網膜影像檢查,以及於養和醫院進行澱粉狀蛋白 —— 正電子腦掃描。

作為首位參與此研究計劃的病人家屬,香港藝人黃又南表示:「醫學研究在對抗疾病時發揮極重要作用,所以我讓父親參與研究。雖然他現在是認知障礙症患者,但仍有機會為治療這病出一分力。我也希望其他患者、家屬以及公眾對此症有更多認識,並懂得預防,減低日後患病的機會。」

「健到腦・活到老」

全球權威醫學期刊《刺針》於上月發表研究,指百分之三十的認知障礙症其實可以預防。除了預防性研究,教育亦是中大腦神經科團隊的工作重點,團隊倡議「健到腦・活到老」教育口號,提示公眾多注意「腦健康」。

隨著人口老化,腦科疾病(包括認知障礙症、中風、柏金遜症、腦癇症)的患者數目將急劇上升,在香港十大主要死因中,腦血管病及認知障礙症分別位列第四及第八位。中大腦神經科團隊期望他們的工作能遏止、延緩退化及減輕由腦疾病帶來的痛苦或殘障,為華人,以至全球腦疾病患者帶來好消息。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