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丙肝風險 

0
3960
views

香港人愈趨注重健康,不少人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以及早發現疾病,早作治療;最近有調查發現香港市面的基本體檢套餐,或未能找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肝病毒是一種可破壞肝臟的RNA病毒,主要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染。香港亞洲肝炎會主席林朗昕醫生指:「逾8成丙肝患者沒有明顯症狀,較明顯的病徵如疲倦、食欲不振、惡心、吐血、腹水及關節痛等,則已是後期肝硬化的病徵,即使完成治療仍然需要長期覆診,監察肝功能以防併發症。」

丙肝的破壞力不容小覷,慢性丙肝患者肝臟長期發炎,最終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事實上,每4名慢性丙肝患者便有3人可能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相對乙肝每4名患者約1名可能惡化成慢性肝病的危險更高。

丙肝威脅健康,丙肝高危人士可能希望透過身體檢查及早發現,但現時市面上的基本身體檢查,不一定能發現丙肝感染。

香港亞洲肝炎會抽樣分析10間包括私家醫院、醫療機構及體檢公司所提供的基本身體檢查套餐,價錢由港幣980-1,980元不等。結果發現,雖然60%體檢套餐涵蓋乙肝測試,但全沒有丙肝測試。該會主席林朗昕醫生解釋:「雖然體檢套餐包括肝功能檢查,如肝功能指數SGPT/ALT或SGOT/AST測試等,但若丙肝病毒不太活躍,上述肝功能測試結果或出現正常,患者會誤以為自己健康無問題而缺乏定期檢查和預防傳染他人的意識。此外,如果肝功能指數上升,代表患肝炎,亦未能確定是感染丙肝或出現其他肝臟疾病。而且有些體檢套餐並非由醫生分析講解,部分市民即使肝功能指數超出正常值,或會被告知可能與熬夜、飲酒或服用某些藥物有關而沒有跟進,從而忽略了丙肝的威脅。」

林醫生指,部分丙肝患者縱使體檢報告顯示肝功能指數超標,卻誤以為只需進食市面上的「補肝」保健品便可解決。但這些保健品無助清除丙肝病毒,病毒持續活躍,增加惡化至嚴重致命肝病的風險。

腸胃肝臟科專科黃麗虹教授指出,過去丙肝治療主要是注射干擾素及口服利巴韋林,療程長達一年,但成功率僅五成。

「利巴韋林副作用多,如感冒症狀、發燒、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下降、腰痠背痛等等,患者可能因為副作用而不能完成療程,令成功率相當低。」

近年本港引入丙肝新一代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混合療法,可抑制大多數類型丙肝病毒複製,達至根治效果。臨床研究顯示對從未使用過藥物治療丙肝之病人,以持續性病毒反應(Sustained Viral Response,SVR)計算,成效逾九成。療程一般需12-24星期,副作用主要為頭痛或疲倦。世界衛生組織(WHO)於去年發出指引,建議使用新一代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丙肝。

由於此類藥物以往需自費,令不少丙肝病人卻步。惟醫管局現已資助嚴重纖維化或肝硬化的丙肝病人接受新一代口服藥作一線治療,只需用藥最多24周,便有九成或以上機會痊愈。醫管局的新措施將有助不少丙肝病人斷尾,減低致命肝病的風險。黃教授鼓勵丙肝病人定時覆診,並向醫生查詢最新的治療選擇,盡早清除體內丙肝病毒。

香港亞洲肝炎會創會主席梁慧儀醫生表示,醫管局為消滅丙肝踏出重要一步,過去二十多年香港政府從不同途徑著手,致力減少丙肝傳播,令目前本港丙肝患者人數估計少於整體人口的0.5%,然而境外風險不容忽視,期望未來可持續提升大眾對丙肝的關注,高危人士應及早進行丙肝測試,一旦確診患慢性丙肝,及早求醫。

「市民也要防範丙肝傳播,特別提防近年感染途徑的新威脅,如紋身、紋眉、美容療程(美容針、微針等),以及於境外接受牙科療程、輸血、靜脈注射(如吊針、打點滴)等。若儀器未經徹底消毒,有機會接觸到患者血液而感染丙肝。期望政府和市民持續合作,截斷丙肝在本港傳播的可能性,令丙肝在本港消失。」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