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特定營養組合」有效減慢腦萎縮

0
5135
views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隨時間惡化的腦部退化疾病,全球每3秒便有1人確診;本港每10名70歲以上長者便有1名患者,85歲以上患病率更高達三分一。此症一直未有有效治療藥物, 最近研究發現使用特定營養組合兩年,可減緩腦萎縮。

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患認知障礙症的人數有增無減,數據顯示,估計60歲或以上的患者將由2009年的100,000人上升至2039年的330000人,升幅逾三倍。再者,由於患者會逐漸喪失記憶、認知及自理能力,對患者及家人可造成沉重的負擔及困擾。

認知障礙症在早發階段常是有跡可尋,若患者能及早接受適切治療,對延遲疾病進程非常關鍵。可惜,初期病徵常被誤認為正常的衰老過程,以致患者或照顧者均不能及早察覺從而錯過治療黃金期。

每年長五年發病率增一倍

認知障礙症並非正常的老化現象,病因是腦神經細胞病變,患者腦部積聚了澱粉樣蛋白及神經纖維纏結,導致腦細胞逐漸死亡,引致漸進式認知功能退步,包括記憶力、專注力及語言能力等,以致日常生活、行為及情緒亦受影響。

腦神經科專科黃家星醫生指出:「認知能力會隨年齡增長而退步,但這種正常的退步通常較輕微,不會對工作、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造成影響。可是,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衰退程度比正常退步嚴重及持續,會對日常生活構成影響。」

黃醫生續指:「研究發現,60歲或以上的人士當中,每年長5歲,發病率就會增加一倍,由60-65歲年齡組別的1.2%增至85歲以上年齡組別的32%。」

及早診斷

黃家星醫生表示:「輕度認知障礙症佔總患者人數近八成半,但症狀常被誤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未察覺。記憶力下降是最明顯及常見的症狀,約六成認知障礙症患者是由無記性開始。如果患者的記憶力與數年前相比有明顯退步,善忘情況持續發生,例如一星期有三次或以上忘記對話或放置物品的位置,或可能是患上認知障礙症的先兆。」

值得留意是,「無記性」並非唯一症狀,黃醫生指,如長者情緒起伏不定、經常發脾氣、出現焦慮不安、抑鬱或冷漠等,亦有可能是認知障礙症的病徵。

黃家星醫生(左)及陳鎮中醫生(右)

及早確診並盡快接受適切的治療是控制病情及延緩惡化的重要關鍵,要確診此症,醫生會透過了解患者的病歷、臨床評估及運用影像技術幫助診斷,了解大腦內掌管短期記憶的海馬體有否萎縮及排除其他腦部疾病。就算早期認知障礙症,海馬體都會受影響出現萎縮,所以其萎縮的速度是一個可靠的疾病進程推測。如屬更早期的患者,海馬體萎縮情況未必明顯,醫生便會考慮進行腦部正電子掃描(PET Scan),觀察腦部細胞的代謝活躍程度,以及找出導致認知障礙症的不正常澱粉樣蛋白,判斷腦退化的情況。

未有有效治療藥物

治療認知障礙症,需透過藥物、認知訓練、健腦運動及營養干預。內科專科醫生陳鎮中醫生表示:「現時香港廣泛使用的評估或診斷方法已可在早期確診患者,但醫學界尚未有藥物可有效阻止患者腦部萎縮,故此營養干預成為重要出路,愈早介入治療,效果愈佳。」

陳醫生指,認知障礙症是個複雜的疾病,患者腦部神經細胞用以傳遞訊息的突觸萎縮和流失,導致記憶力衰退及認知能力下降,而突觸是透過特定的生物化學途徑組成,腦神經細胞需要多重營養,如維他命B、膽鹼、尿苷酸和奧米加三脂肪酸等,互相產生協同作用才能有效抗衡腦部突觸的萎縮。不同研究顯示,只補充單一營養素難以延緩認知障礙症,具醫學證明的營養補充品可說是早期患者的一個選擇。

陳醫生指出,根據最新一份刊登於權威醫學期刊《刺針》(腦神經科)的研究結果發現,每日服用特定營養組合24個月後:

  • 臨床認知障礙症評定量表CDR-SB(包括:管理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如處理家庭突發事件、財政的處理或忘記重大事件)的衰退情況比對照組減少45%。
  • 腦部萎縮較少,與對照組相比,服用特定營養組合後,患者腦部海馬體的萎縮減少了26%,腦心室容量的增大亦減少了16%。

所謂的「特定營養組合」為醫學食品,並非坊間營養食品或營養補充劑,需由醫生處方。黃家星醫生認為病向淺中醫,「切忌輕視長者所出現的種種輕微病徴,錯過早期診斷介入的機會。建議應多留意身邊人的認知變化,多做帶氧運動及注意營養攝取,懷疑患上認知障礙症,應盡快尋求專業的協助,及早斷症並對症下藥。」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