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减少心因性猝死

0
356
views

心因性猝死每年夺走全球数百万人性命,且成因复杂,医学期刊《刺针》于荷兰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大会上成立「减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员会」,提出警惕国际社会的建议,以期在未来十年减少心因性猝死所造成的各种负担。

管心血管医学已取得重大突破,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仍是严峻的医学及社会挑战,每年夺走全球400-500万人性命。在本港,每10万名男性中,发生心因性猝死或心脏骤停为中度风险的估计有40人。为应对心因性猝死为全球带来的负担,「减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员会」因而成立,并呼吁国际间合作及多学科行动,这不单涵盖心脏科、深切治疗、急症医学、流行病学、遗传学、神经病学、病理学、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医学专科,还包括营养学、护理、职业治疗、救护、物理治疗以及卫生政策和决策者。委员会由多个医学专科约30名国际专家组成,包括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系主任谢鸿发教授。

重点结果及建议

病发前

为更有效预防心因性猝死,委员会呼吁进行更多研究,以提升目前预测冠状动脉疾病(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风险的能力。研究应集中找出高风险人士的潜在发病指标,并改善大众对一般心因性猝死基因风险的认识。

谢鸿发教授表示:「适当运用各类新兴科技如基因学、人工智能、可佩戴的感应器、大数据及组学成像等,将有助于未来十年有效减低心因性猝死。」

病发时

心因性猝死经常在医院以外发生,因此在大多数国家,存活率低至不足10%。很多研发崭新复苏介入方法的大型临床测试,也未能提升病发后的存活率。

谢鸿发教授指:「为提升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我们或许需要以个人化的角度重新评估这些介入方法,并考虑潜在因素与个别病人对治疗方法的反应。针对心因性猝死高风险人士的药物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亦将有助寻找新的治疗目标。长远来说,有关心因性猝死风险的基因测试应该在世界各地包括本港扩展,并降低成本使之更易负担。这可提供精确的数据和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心脏骤停患者获得更佳治理,从而提升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并减轻此症带来的负担。」

病发后

鉴于心因性猝死的成因复杂,委员会建议把研究模式由复苏护理改变为更个人化、以病人为本的护理,并考虑心脏骤停的潜在原因与特征,以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

解剖验尸对确定心因性猝死的原因至为重要。然而,剖验个案数目一直下降,国际间的剖验水平亦令人担忧,进一步显示开发以遗传学为本的精准医学及更广泛地获取患者数据作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

为提升社会对心脏骤停患者的应变能力和及时护理,推行社区心肺复苏法训练是理想的做法。此外,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须经过登记、易于取用,并连接到紧急医疗服务派遣系统也很重要。为推动研究及协助制定公共卫生决策,委员会亦提议建立心因性猝死的疾病登记册,决策者、临床医护人员、急救员及社会领袖均须参与其中。

谢教授总结:「在本港,35岁以下心因性猝死的个案当中,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冠心病所引致的共占45%,而大部分患者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健康。要提升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需要制定短期及即时的预防策略。透过运用各种创新策略如手机应用程式、社交媒体、大型群组活动、虚拟技术练习等,定期推行社区心肺复苏法训练,有助提升社会对心脏骤停的意识及应变能力。」3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