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猝死每年奪走全球數百萬人性命,且成因複雜,醫學期刊《刺針》於荷蘭舉行的歐洲心臟病學大會上成立「減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員會」,提出警惕國際社會的建議,以期在未來十年減少心因性猝死所造成的各種負擔。
儘管心血管醫學已取得重大突破,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仍是嚴峻的醫學及社會挑戰,每年奪走全球400-500萬人性命。在本港,每10萬名男性中,發生心因性猝死或心臟驟停為中度風險的估計有40人。為應對心因性猝死為全球帶來的負擔,「減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員會」因而成立,並呼籲國際間合作及多學科行動,這不單涵蓋心臟科、深切治療、急症醫學、流行病學、遺傳學、神經病學、病理學、基層醫療和公共衛生等醫學專科,還包括營養學、護理、職業治療、救護、物理治療以及衛生政策和決策者。委員會由多個醫學專科約30名國際專家組成,包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系主任謝鴻發教授。
重點結果及建議
病發前
為更有效預防心因性猝死,委員會呼籲進行更多研究,以提升目前預測冠狀動脈疾病(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風險的能力。研究應集中找出高風險人士的潛在發病指標,並改善大眾對一般心因性猝死基因風險的認識。
謝鴻發教授表示:「適當運用各類新興科技如基因學、人工智能、可佩戴的感應器、大數據及組學成像等,將有助於未來十年有效減低心因性猝死。」
病發時
心因性猝死經常在醫院以外發生,因此在大多數國家,存活率低至不足10%。很多研發嶄新復甦介入方法的大型臨床測試,也未能提升病發後的存活率。
謝鴻發教授指:「為提升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我們或許需要以個人化的角度重新評估這些介入方法,並考慮潛在因素與個別病人對治療方法的反應。針對心因性猝死高風險人士的藥物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研究,亦將有助尋找新的治療目標。長遠來說,有關心因性猝死風險的基因測試應該在世界各地包括本港擴展,並降低成本使之更易負擔。這可提供精確的數據和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讓心臟驟停患者獲得更佳治理,從而提升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並減輕此症帶來的負擔。」
病發後
鑑於心因性猝死的成因複雜,委員會建議把研究模式由復甦護理改變為更個人化、以病人為本的護理,並考慮心臟驟停的潛在原因與特徵,以及病人對治療的反應。
解剖驗屍對確定心因性猝死的原因至為重要。然而,剖驗個案數目一直下降,國際間的剖驗水平亦令人擔憂,進一步顯示開發以遺傳學為本的精準醫學及更廣泛地獲取患者數據作進一步研究的重要性。
為提升社會對心臟驟停患者的應變能力和及時護理,推行社區心肺復甦法訓練是理想的做法。此外,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須經過登記、易於取用,並連接到緊急醫療服務派遣系統也很重要。為推動研究及協助制定公共衛生決策,委員會亦提議建立心因性猝死的疾病登記冊,決策者、臨床醫護人員、急救員及社會領袖均須參與其中。
謝教授總結:「在本港,35歲以下心因性猝死的個案當中,由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和冠心病所引致的共佔45%,而大部分患者表面上看起來都很健康。要提升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需要制定短期及即時的預防策略。透過運用各種創新策略如手機應用程式、社交媒體、大型群組活動、虛擬技術練習等,定期推行社區心肺復甦法訓練,有助提升社會對心臟驟停的意識及應變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