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已推出3个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最近就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未接种疫苗的受访者中,每4人只有1人表示有意于未来半年接种。
虽然绝大部分受访者不同意由政府提供金钱诱因,但调查亦反映当局需要提供多重诱因,包括放宽强制隔离及社交距离措施,以及提供旅游便利等,才能提升接种意愿。研究人员建议加强公众教育,例如医护人员可参与更多传递正确疫苗信息的工作,以提升接种率。
为了解本港对新冠疫苗接种犹豫的原因,以及探讨有效提升接种率的方法,中大医学院于2021年4月23日-5月8日期间,以电话访问了1,200名成年人。受访者的性别和年龄均平均分布。
主要调查结果
尚未接种疫苗的受访者中,只有25%表示打算于未来半年接种,预料本港新冠疫苗接种率将维持低水平,当局有迫切需要改变策略,以改善疫苗接种计划的成效。
受访者仍未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包括:不论政府如何澄清,仍深信疫苗有可致命副作用;对政府的建议缺乏信心;对疫苗生产地缺乏信心;以及想等待更好的疫苗。
大部分(70%)受访者不同意政府以现金鼓励市民接种疫苗,而提供交通津贴的鼓励作用亦不大。在8项供选择的接种诱因中,放宽强制隔离及社交距离措施、提供旅游便利或疫苗假期等相对吸引,但个别接种诱因的鼓励作用有限,反映有尽快推出「多重诱因」的必要。
大约一半受访者同意对某类特定人士推行强制接种。
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黄丽仪教授表示:「群体免疫是应对传染病的一种『退出策略』,但这策略必须社会大众合力和互信才能做到。绝大部分本港市民明白接种疫苗是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最有效方法,但他们忧虑疫苗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加上所接收资讯未够全面,引致他们对接种疫苗采取观望态度,削弱了打针的意愿。故此,要解决『疫苗犹豫』这个难题,加强公众教育和改善资讯传递十分重要。」
医生最具说服力
调查亦发现,医生就疫苗接种作出的建议,相比起亲人、朋友或同事、雇主或政府的建议,有最大的推动作用。
中大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黄至生教授建议:「调查显示有意接种疫苗的受访者比例仍然偏低,尤其是年轻人。另一方面,医生的建议对接种疫苗意愿具有最大影响力。因此,我们强烈呼吁医生组织更广泛地参与相关工作,例如协助解释一些有关疫苗的谬误。要清除『疫苗犹豫』这个障碍,有需要为不同目标群众针对性地提供有关疫苗功效和不良反应的全面资讯。」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教授总结:「全球不同地区都正面对『疫苗犹豫』这个公共卫生难题,而每个社会都有其造成这个难题的独特因素。透过今次调查,我们已经认识到本地影响疫苗接种意愿的独特原因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不接受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市民掌握的资讯不足,或对生产商及政府缺乏信心。香港有足够的疫苗供应,加上市民可选择接种的疫苗种类,实在非常难得。普罗市民必需同心合力,才能够令这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近日政府及私人机构都推出多项措施鼓励疫苗接种,希望香港的接种率能因而进一步提升。」3